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2,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进入深秋,汽车再次成为雾霾的罪魁祸首。
10月30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应对空气重污染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知》。
通知规定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期间实施的交通管理措施。
其中,关于商用车、专用车、超老轻型汽油车国家一级、二级排放标准的规定,暂不详细讨论。 与绝大多数家庭车主密切相关的措施主要有这一项:
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每天3:00至24:00,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含驾校教练车)单日、双日按最后编号行驶的车牌。 该通知自2023年10月30日起执行。
简单来说,一旦出现“红色预警”雾霾,北京将实行单双限交通。
这并不是第一次将雾霾归咎于家用汽车。
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那就是雾霾的形成是家庭用车造成的吗?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的组合。 雾霾是人类活动与特定气候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雾霾的发生在城市较为常见。
其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从而降低能见度。 雾霾,又称雾霾、雾霾,是指悬浮着大量烟雾、灰尘等来历不明的颗粒物而引起的浑浊。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到大气中后可能会再次转化为颗粒物,从而形成雾霾。
具体来说,PM2.5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 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
雾霾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工农业生产、燃料燃烧、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汽车尾气等。
此外,自然环境中的风力、湿度、气压等条件也会对雾霾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火山爆发、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就不容忽视。
入秋后雾霾明显加重。 主要原因是秋季的气温和湿度与夏季有很大差异。 干燥的空气使烟雾和灰尘更容易飞扬。 与此同时,季节性生产、供暖等燃烧作业有所增加。
那么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原因吗?
我们以今天下午(10月31日)北京的空气污染数据为例。 可见,主要污染物为PM2.5颗粒物和PM10颗粒物。 空气质量指数为133,达到轻度污染级别。
从污染物区划图来看,北京五环主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在107-133之间,大部分监测点维持在120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是北京车辆最集中的区域。 如果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原因,那么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无疑是最差的。
然而,在这张图中,左上角的虎峪自然风景区距离昌平区西北很远。 这里植被丰富,汽车数量远少于中心城区,但空气质量指数也为107。
另外,右下角的廊坊地区也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汽车密度无法与市区相比。 然而,其空气质量指数高达160,以至于在地图上被标记为红色。
可见,车辆密度并不是造成空气污染严重程度的主要原因。
更多的汽车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污染。 那么“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原因”的结论从何而来呢?
此外,北京常年交通繁忙。 如果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主要原因,那不是每天都有雾霾吗?
疫情三年期间,即使大面积封城、路上车辆极少,入秋后雾霾天气依然时有发生。 这显然与汽车尾气没有直接关系。
虽然家用汽车对雾霾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
说到汽车尾气,2023年5月8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政府部门发布了《关于执行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项的公告》。 公告明确,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全面实施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的车辆禁止。
但各地具体实施时间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 例如,北京已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乘用车国VIb标准。
国六b排放标准是我国最新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与国六a相比,主要在污染物排放限制和智能化要求方面有改进。
首先,国六b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制更加严格,要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实时监测和控制废气排放。
其次,国六B也对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引入车载智能系统,可以实现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整。
从数据变化来看,“国六a”相当于“国五”和“国六”之间的过渡阶段,而“国六b”才是真正的“国六”排放标准。
国VIb标准中,汽油车每公里排放一氧化碳不超过500毫克,非甲烷总烃每公里不超过35毫克,氮氧化物每公里不超过35毫克,氮氧化物每公里不超过35毫克。每公里细颗粒物的含量。 超过3毫克。
可以说,在国六B排放标准下,家用汽车的尾气排放已经达到了非常清洁的水平。 与国六A相比,其排放量明显降低。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2023年1月至9月北京汽车销量46.9万辆。 距离2020年1月已经过去了近四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北京的国六B车保有量已经相当可观。
可见,此时将雾霾的帽子扣在车头上就更不合适了。 当然,仅仅在严重污染预警期间限制出行并不能根治雾霾。
如果把雾霾归咎于汽车,数以百万计的车主为了治理雾霾而限制出行,但最终却没能起到多大效果,岂不是得不偿失?
解决雾霾问题需要综合措施。 除了控制家用车辆尾气排放外,还要加强工业排放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改善燃煤和扬尘问题。 只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雾霾问题。
将雾霾问题完全归咎于家用车辆是不公平和不现实的。 多年来,汽车一直被指责为雾霾的罪魁祸首,现在是时候给他们一个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