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广东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跃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燃料电池汽车得到推广。 拥有车辆1万余辆,年供氢能力超过10万吨,建成加氢站200余座。
此外,以佛山、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城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氢能支持政策,也聚集了众多氢能产业链企业,推动氢能重大项目集约实施。 广东省正在全力以赴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氢能利好政策持续释放
广东省于202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是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覆盖面最广的地区之一。应用程序。 打造了氢能“生产、储存、传输、利用”全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广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氢能发展相关文件。
从上述政策来看,广东为氢能产业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广东省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将逐步夯实,促进当地氢能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在省政府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的指导下,广东地方政府也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制定了各自的氢能发展政策:
从上述地方政策可以看出,广东各城市都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氢能产业生态。 基于不同的产业资源、可再生资源和应用场景,重点围绕氢能交通应用、绿色氢产业、氢能存储等方向探索,实现差异化发展。
各地推动氢能项目实施
广东氢能产业布局中,以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高地为引擎,链接东莞、中山、云浮等关键材料、技术和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依托氢能东莞、珠海、阳江等能源源供应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佛山市是推动广东氢能产业发展的龙头城市,应用数量和应用场景均走在全国前列。 9月29日,磐野氢能源全新系列氢能亲子车在仙湖投入运营; 7月3日,氢车出行·佛山南海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推广项目在丹灶镇启动。 燃料电池乘用车包括9辆上汽大通燃料电池商用车和85辆丰田第二代MIRAI燃料电池乘用车; 7月,134辆4.5吨氢燃料轻卡在佛山投入运营。 这些氢能汽车主要用于城际物流运输和配送,运营范围覆盖广东珠三角地区。
氢能项目方面,9月,全国首个大型沼气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汉澜新能源(沼气)制氢项目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投产,年产氢量氢气产量约2,200吨; 6 3月25日,瀚瑞氢能集团“液体有机氢储存及加氢站供氢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5月22日,斗山M400燃料电池105兆瓦项目启动。 项目建设一期105兆瓦燃料电池热电联产设备生产线; 4月3日,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南海区。 丹灶; 4月28日,康明斯恩泽质子交换膜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南海丹灶正式投产; 1月6日,寰华氢能柔性石墨双极板量产项目宣布投产。
广州是广东氢能发展的中心,始终走在氢能发展的前列。 9月,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扩能改造(氢能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投产后,广州石化燃料氢总产能将突破5100吨/年,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氢气供应中心。 ; 6月1日,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正式竣工。 该工厂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这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
2月14日,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全场景大规模示范运营项目“南沙氢跑”正式启动。 设计了短租、定游车、网约车三大体验项目,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出行需求。 。 项目初期共投资65台进口MIRAI和一座70兆帕撬装加氢站。 通过公众的亲身使用和体验,增强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认识和了解,为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启示。 和开拓性。
深圳在发展氢能方面也雄心勃勃。 6月5日,由氢蓝时代提供的国内最大商用氢能通勤车交付仪式在深圳顺利举行。 此次投放氢燃料公交车60辆,未来总计投放200辆; 6月,深圳地区首批氢动力考斯特公交车投入运营; 3月29日,龙岗区政府与布鲁萨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深圳市龙岗区建设燃料电池电力电子和无线充电系统制造基地。
4月4日,深圳市发改委公布了2022年氢能源产业扶持计划拟资助项目。 项目共4个,分别是:深圳市高温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深圳市固体氧化物电池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建立项目、高温蒸汽电解高效制氢关键技术中国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实验室建设项目、氢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国家质子交换膜电解堆产业化项目
除了佛山、广州、深圳密集实施氢能项目外,东莞、珠海、中山、云浮、阳江等城市也在持续推进氢能项目建设。 随着众多氢能项目的建设运营,广东氢能产业链建设将日益完善,产业技术领先优势将进一步巩固。
商贸聚集助力产业发展
在优质发展环境和利好政策引导下,广东吸引了一大批氢能企业入驻,覆盖氢能上中下游,包括制氢、储氢、加氢、氢能示范应用等等产业链环节,奠定了广东氢能产业链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以佛山为例,佛山目前拥有氢能企业150多家,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地区之一。 佛山氢能产业链企业包括广东海力森氢能科技、瀚蓝新能源、沃尔特燃气、联粤燃气等; 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包括清吉能源、爱德曼、鸿吉创新、国宏氢能、清能股份、欢华氢能、云亮燃料电池、优舍动力、广顺新能源、广东清能、攀野氢能、绿动力氢能、中科嘉宏、英飞腾等; 综合性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企业包括国家电投、圣辉新能源、康明斯等。
广州还全力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自主可控完整产业链,汇聚一大批优秀创新企业。 氢能产业链包括广州石化、墨氢科技等; 燃料电池产业链包括宏基创能、云涛氢能、清基能源、雄川氢能、广州巴拉德、东德实业、国机密封、电中科等氢能企业; 检测设备方面,本土企业包括群益能源、超音速等; 下游应用方面,有氢能汽车运营商氢出行、整车制造商广汽集团、广州广日专用汽车、广州环卫机械设备厂等。
同时,深圳还拥有150多家氢能相关产业链企业,涵盖氢能生产、储运、加氢、系统集成、应用产品、标准检测等产业链环节。 其中,深圳雄涛股份有限公司是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 深圳燃气、深圳能源、长盈精密、鹏博士、宏涛股份、英威腾等上市公司也在发展氢能相关业务; 燃料电池产业链包括世春智能、氢蓝时代、通用氢能源、富瑞电气、博汇特科技等公司; 氢能上游产业链企业包括中集安瑞科、氢能、温氏氢能等企业。
总体来看,众多氢能企业在广东的进驻,正在有效带动氢能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整体推进,助力广东快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广东氢能产业链未来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