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2023年试点氢燃料电池双层巴士和重型车辆,2025年制定氢能陆路交通使用策略。 《经济发展报告及问卷结果》呈现全球氢能技术及其在香港的潜在应用的数据研究,有助香港特区政府制定氢能陆路交通使用的长远策略,并推动氢能相关举措发展氢能。 ,以实现香港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香港汽车技术研发中心行政总裁张子昌博士(左)与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吴永浩教授(右)在“香港氢能研究中心”发布会上宣布《经济发展报告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业界对香港发展氢能的看法反应趋于正面。
香港氢经济发展报告
特区政府在《香港清洁空气蓝图2035》中提出多项政策,应对改善香港空气质素的挑战。 六大行动涵盖绿色交通、综合减排、清洁能源等方面,配合国家整体发展,全面推动香港氢能产业发展。
这份《香港氢能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提出了发展氢能经济的多项要点和建议。 首先,探索香港利用氢气的潜力,例如在商用车辆上的应用。 其次,关注香港氢能领域的最新动态,包括氢能生产、储存和应用的创新技术研发项目。 最后,报告还讨论了香港在氢能发展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香港氢能产业的发展,迎来氢能经济的新时代。
报告还指出,由于香港的燃气供应网络覆盖大部分地区,而燃气供应中的气体有一半是氢气,因此可以在目标地点通过合适的设备从燃气供应网络中提取纯氢气以供使用。 因此,香港的氢能应用比其他地方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此外,由于现有基础设施可以处理氢气混合物,因此开发用于运输应用的纯氢更具成本效益。 此外,推广氢燃料汽车将有助于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碳减排目标。 氢能和电池驱动两种绿色交通方式相辅相成,可以满足车辆不同的能源需求。 同时强调,氢能利用政策法规的制定将成为推动香港氢能应用的重要推动力。
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调查了香港及其他地区的氢气生产情况,特别是业界对氢能生产、分配、安全、使用、经济等氢能相关领域的看法。 在氢气生产及供应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0%受访者认为香港难以生产足够的氢气供本地使用。 这可能与香港土地供应不足的观点有关; 其中,超过一半(51.1%)认为香港缺乏用于绿色制氢的土地,因此主流观点是香港需要从内地(62.5%)或其他国家进口氢气,例如澳大利亚、智利和南非,以满足当地的氢气需求。
在氢安全方面,68.2%的受访者认为氢汽车的安全性不低于传统汽车或纯电动汽车; 此外,80.7%的受访者认为,只要符合适当的国际标准/要求,氢动力汽车就可以安全使用。 业界在决定是否进入氢能市场时会考虑三大因素,包括香港可再生能源及氢能技术的发展潜力(44%)、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38%)以及新视角和市场机会(36%)。
在运输成本方面,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6.8%)认为氢气的销售价格将阻碍其广泛使用。 如果氢能汽车的运营成本比传统汽车或纯电动汽车高出不超过20%,则55%的受访者愿意改用氢能汽车。 64.8%的受访者认为,在考虑续航里程和充电/加氢时间时,氢能商用车比电动商用车更受青睐。 然而,约22%的受访者表示,无论运营成本如何,他们对改用氢动力汽车没有强烈兴趣。
在推动减碳方面,由于在香港推广使用氢能是实现碳中和整体计划的一部分,87.5%的受访者同意氢能将成为减少空气污染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能源之一。未来的碳中和。
汽车技术研发中心首席执行官张子昌博士指出:“为落实香港氢经济发展,业界预计特区政府未来出台的氢能源政策将包括路线图和长期规划。长期目标,建立清晰一致的监管框架,希望政府在政策上除了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外,还为氢气生产商、加氢站运营商和认证机构提供经济激励;此外,有必要加强地方高校氢能和新能源相关课程,培养该领域的人才。”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吴永浩教授表示:“调查报告反映出业界对香港氢能发展持积极态度,对氢能安全性尤其有信心。”发展报告和问卷调查普遍偏爱氢能商用车,认为氢能商用车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污染,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即使该车的成本与传统汽车或电动车相差高达20%汽车,他们愿意改用氢汽车。”
《香港氢能经济发展报告》于2023年8月至9月进行问卷调查,成功访问了88位行业持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