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升级“四年四款全新车”战略意图明显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智能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杨军 来源:36氪汽车摄

作者|刘洋

编辑|苏鹏

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步完成向新能源赛道的初步转型后,市场日益成熟的产品体系将带来更加全面的竞争。

2023年广州车展上,smart除了带来全系列产品外,还公布了最新的产品规划,将此前“三年三辆新车”的产品规划延长至2025年,升级为“三年四辆新车”。四年“全新汽车”。 战略意图显而易见。 Smart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更多车型,进入更多细分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smart需要尽快加快产品上市,以便在更多细分市场参与竞争; 另一方面,产品竞争仍以技术为主,智能需要加快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 尽快将自己拉到与第一梯队相同的位置。

智能驾驶方面,smart Pilot 2.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上个月如期推出,并首发smart Elf #1白金版供用户选择。 2.0版本支持最新的HWP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和NSP智能领航辅助功能,可实现高速、高架路点对点智能领航驾驶,并根据导航规划自动进出匝道。 这些功能目前已在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宁波五个城市开放,并将在更多城市解锁。

“我们拥有前沿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团队,我们坚持软件自研的目标,努力打造行业前沿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团队。” 智能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杨军表示。

据悉,smart目前在杭州湾的研发团队有700多人,主要负责新产品工程的研发; 在斯图加特有一个欧洲研发团队,主要负责输入欧洲市场的需求,包括参与开发过程中的联合驾驶。 欧洲产品的评估和验收; 全资子公司智电机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负责开发智能辅助驾驶相关算法。

以下为媒体与智能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杨军的对话节选:

问:smart Pilot 3.0相比目前的smart Pilot 2.0有哪些突破性技术?

答:我们主要按功能来区分。 smart Pilot 2.0版本搭载NSP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可实现高速、高架点对点点的智能领航驾驶,并根据导航规划自动驶入和驶出坡道。

Smart Pilot 3.0版本具备城市区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辅助驾驶和更可靠的主动安全产品体验。

smart Pilot 3.0采用DRIVE Orin作为最新的集中计算平台。 首款产品将首次搭载激光雷达,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辅助驾驶和更可靠的主动安全产品体验。

Q:对于小型汽车用户群体来说,智能领航功能是否已经成为必需品?

A:从智能精灵#1或者智能精灵#3的细分用户群体需求来看,高端智能辅助驾驶不一定是最顶尖的。

智能当然也是他们考虑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的L2+智能辅助驾驶已经可以满足该细分市场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高端智能辅助驾驶可能会满足一些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体验更高科技的用户。

问:未来smart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目前的底盘控制能满足需求吗? 智能驾驶和智能底盘是否形成很强的关联性?

A:现在有一个主流说法叫智能控制、智能底盘、智能执行,连ADAS系统都充分认识到。 从这一点来看,做智能控制底盘是有这个趋势的。

至于现在的L2和L3,我认为现有的机箱是可以支持的。 对于底盘来说,响应主要体现在速度和准确度上。 以现有的结构,我认为控制在120km/h是完全可行的。 而且,通过我们感知的提升,它可以提前预测,提前让控制系统减速。

我们在底盘的机械调节和控制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比如,通过专业的调校团队,我们让Smart Elf #1以舒适为主,但又带有运动感。 智能精灵#3以运动为主,但在各方面的支撑方面也做得不错。

我们保留德系车的驾驶操控基因,不断在欧洲用户和中国用户之间寻找平衡。

问:现在欧洲市场和国内市场,包括智能驾驶等技术路线,未来是两套解决方案,还是一套?

A:我们希望用一套解决方案来满足中国和欧洲ADAS的基本需求。 中国的ADAS发展迅速,运行激烈,但欧洲有法规推动你前进。 他们的规定是以安全为导向的。 无论是新车还是在售车型,都必须符合监管要求。 现在智能精灵#1和智能精灵#3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Smart追求更安全、可靠、舒适。 例如,在弯道上控制汽车时,车辆自动转向时,其摩擦力是不同的。 我们需要让它变得平滑和舒适。

我认为智能驾驶不仅仅是提供舒适的驾驶,更重要的是安全。 我们制造的是全球产品,我们将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法规引入中国,以匹配国内市场。

问:中国研发的高速辅助驾驶是否无法在欧洲应用?

答:国外很多高速公路没有限速,插入口的设计也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暂时不会在欧洲推广。 不过我们在欧洲同步推出了换挡拨片变道,需要驾驶员确认,安全有保障。

问:20万级市场越来越火爆。 在技​​术方面,smart如何脱颖而出?

A:20万的细分市场确实很大。 如何平衡研发投入和售价,不仅是我们的一道考题,也是汽车行业朋友们共同的探索。

但就产品竞争力和智能性能而言,smart肯定会在同级别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

Q:智能驾驶功能会考虑订阅模式吗?

A:根据用户反馈,我们取消了灵活订阅模式,采用灵活购买。 用户可以在购车前或购车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灵活购买”为自己的汽车启用相关选装功能。

问:充电和补充能量是大家买车时比较看重的一个因素。 Smart在这方面是如何布局和规划的?

答:Smart正在积极探索在中国建立品牌运营的充电补能网络的可能性,并同步推出目的地充电、超市快充、跨城超快充三种业务业态。 基于用户出行生活场景的实际需求,smart致力于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能量补充体验。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