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成汽车后消费时代的主要驱动力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0,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智能化成为汽车后消费时代主要驱动力】

电气化是汽车革命的前半部分。 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是电动化。 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和企业的共识。 经过几年的发展,新能源不可逆转的趋势已基本形成。 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30%,电动化将向快充技术发展。

智能化是汽车革命的下半场。 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时考虑的是,除了低成本、环保之外,高智能化也成为重要考虑因素。 这也说明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市场驱动阶段,不再依赖政策补贴、牌照等因素; 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也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消费者对智能配置的需求强烈,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购车意向。 停车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也是目前客车自动驾驶的三大应用场景。 超过75%的用户有自动泊车和高速公路领航辅助的需求,城市道路领航辅助的需求也占比超过60%。 。 同时,根据麦肯锡2023年消费者洞察,具备智能配置的座舱将大幅提升用户购车意愿,占比78.40%,其中近20%的用户认为智能座舱是必买配置!

【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商业落地】

2023年以来,有利于智能驾驶行业的政策陆续出台,推动智能驾驶行业进入大规模商用拐点,行业迎来质变时刻。 仅上半年,国内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就出台了近30项涉及智能驾驶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网络化等多方面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同时,中央各部门跨部委联动,谋划准入试点等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央与地方联动,地方带头探索创新路径。

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有50多个省市出台了道路测试实施细则,推动无人测试、载人测试、货运测试、高速测试、商业试点等测试示范创新探索。 不少地方通过地方立法或设立政策试验区等方式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目前,国内智能驾驶企业的商业化正逐步从单一领域、个别城市拓展到各行业、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商业化。 各领域领先企业在商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案例不胜枚举。

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年版)》,即《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第二部分是《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年版)》的继承、延伸和完善。 它是对第一阶段标准体系建设的客观总结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趋势的深入分析后,框架更完整、内容更全面、逻辑更清晰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成立,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指南》明确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到2025年,形成能够支持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等常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第二阶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支撑自行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我们相信后续政策将逐步明确L2和L3的区别,进一步以法律法规推动行业落地!

【智能驾驶产业化进程加速,领先车企推动智能驾驶量产】

辅助驾驶是智能驾驶的发展趋势,根据场景分为高速辅助驾驶和城市辅助驾驶。 导航辅助驾驶,特斯拉称之为NOA(on),也可以对应不同车企主推的“高端智能/智慧+领航/导航+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并且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道路场景。 点对点智能驾驶。 Pilot 可以看作是ACC(自适应巡航控制)、LCC(车道居中控制)、ALC(自动变道辅助)等功能的叠加。 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精度地图导航、传感器信息和规划控制算法调度。 实现自动跟车、变道、上下坡道、控制车速等智能驾驶功能。

根据场景的不同,试点援助又可以分为高速试点和城市试点。 高速试点一般仅限于特定高速公路和城市地区高架道路。 包括自动进出坡道、速度调节、变道等功能。 目前已在中国实施。 城市导航针对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进行了升级,包括信号灯识别、自动变道、自动避障等功能。 预计今年推出!

特斯拉于 2016 年和 2021 年实现全球首个高速/城市 NOA 实施,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 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硬件目前已经经历了HW1.0-HW3.0三个版本。 首批搭载HW4.0硬件的车型将于2023年3月正式下线,相应的智能驾驶功能也经历了从1.0到3.0的升级。

特斯拉在技术和商业化进度上遥遥领先,作为量产的智能驾驶鲶鱼,带动了国内产业化进程。 目前,华为、小鹏汽车紧随其后,是国内率先实现城市NOA的厂商。 华为自动驾驶硬件已迭代至ADS 2.0版本,搭载文杰M5/7、Avita 11、极虎Alpha等车型。 S·HI版本预计2023年12月实现全国城市区域NOA覆盖; 小鹏汽车高级辅助驾驶系统4.0版本发布了城市NOA功能,并搭载小鹏G6/9等车型。

在领先车企的引领下,新一轮智能化产业趋势正在开启。 比亚迪、长安、吉利等领先车企非常重视智能化,但都失败了。 我们相信,在智能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势力车企有望享受行业趋势红利,实现销量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处于L2到L2+阶段。 L3级别的产品也开始出现,深圳、上海等城市也逐渐放宽了对L3上路的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也在矿山、港口、停车场开展业务。 特定场景下可以达到L4级别。 特斯拉、华为等龙头企业的行动,引领了行业潮流,也刺激了其他企业纷纷加入,加速智能驾驶产业化进程。 我们相信,随着通信技术、算法、算力、传感器的进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智能驾驶市场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也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级自动驾驶汽车进入市场。 因此,一方面,技术、基础设施、监管法规将不断推进; 另一方面,工业车企也将加速布局,推出更多量产车型,从龙头企业向整个行业扩散,带动工业上中下游的发展。链。

我们筛选出了以下潜在目标:

东天微()公司的激光雷达滤波器现已实现小批量生产。 激光雷达滤波器用于自主激光雷达。

德明利()全资子公司德明利光电专注于高速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应用,旨在满足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快速增长的行业应用需求。无人驾驶汽车。

软通动力技术服务交付能力覆盖底层硬件开发、ADS自动驾驶、上层车辆云业务等多个业务领域,具备汽车软件开发、设计、测试、实车路测等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华宝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进入汽车革命下半场,特斯拉+华为引领智能产业浪潮-.pdf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