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刘益阳在第七届分布式能源嘉年华上指出,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比连续三年达到50%以上。 上半年,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招标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
项目投资风险加大
“与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分布式光伏投资领域。此外,风电、储能等分布式能源和综合能源的发展也增添了新的维度进军分布式光伏市场。” 刘益阳表示,“分布式能源正逐渐成为万亿级潜力的新兴市场。但在调峰和消纳的压力下,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开始增加,原有的发展模式可能无法适应新形势。”
国家电力投资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综合智慧能源业务部总设计总监郭新义直言,分布式光伏从享受补贴到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转变,增加了项目投资风险。 “光伏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后,可能会导致负电价。”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石经理表示,部分省份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情况十分严峻。 一方面,配电侧接入能力有限,特别是在电网普遍薄弱的农村地区。 随着户用光伏的大规模接入,不少地区的配变、线路、主变出现重载、过载问题。 近一年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部分市县配网站线承载能力已达到饱和。 380伏侧无可供户用光伏接入的容量。 380伏侧并网申请已暂停,直至扩容。 另一方面,户用光伏几乎全部采用全电网并网模式。 在普及率较高的地区,户用光伏发电在一定时期内会从380伏逐渐提升到110伏以上的高压电网。 反向动力传输情况降低了经济性。
发展模式需要转变
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东英表示,分布式能源是建设新型电力体系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新型电力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极。 我国能源发展模式正在从集中、粗放向分布式、集约、高效、绿色转变。
如何打破现状? “我们要改变以往‘再发行、忽视供给,但不管用’的发展思路,主动创新求变,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抗风险能力。” 郭信义表示,“从电力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来看,电价呈下降趋势。可与储能、冷热系统或就地消纳相结合,增强分布式光伏的调节能力”有了一定的调节能力,就会有一定的调节空间,承受电价波动的能力也会增强。”
北京如是智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张世元认为,目前,一些地区需要储能,这迫使投资者探索更多的方式来提高项目回报。 依托物联网设备和先进的数字技术,收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储能项目的运营数据,并基于先进算法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以期实现附加值。
探索市场化新模式
石经理表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029小时、1079小时、553小时,较“十三五”年均850小时呈逐年大幅增长。五年计划”。 这是分布式光伏产品制造、开发建设水平、运行效率和质量提升的综合体现。 上半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突破1000亿千瓦时,占全部光伏发电的38%。 在电力负荷地区就地及就近供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管部门正在不断完善鼓励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政策。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经营主体范围,加快放开各类电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按照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的时间节点,现货试点地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步实施方案。 在分布式新能源装机比例较高的地区,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电量参与市场,探索有效的市场参与机制。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太阳能发电实验测试中心主任张军军认为:“明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压力将越来越大,要求将变得越来越高。” “越来越高。行业内部虽然有相应的规定、解决方案,但是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谁来承担?用最经济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是行业一段时间内共同面临的问题。”
石经理认为,按照近期组件价格1.2元/瓦、静态初投资3.4元/瓦、年等效利用小时数1100小时进行简单计算,该项目可达到综合电价0.32元/千瓦时。 合理的回报率。 当自用电量达到一定比例时,企业自行投资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经济性较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可以实现开发企业、用电企业的双赢。公司和建筑物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