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涛发出灵魂拷问:新能源企业,你的价值到底在哪儿?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我只需要拿到一块地,通过招标购买光伏板,用推土机平整地面,安装铁架,放上光伏板,连接好线路,就可以发电了。运维也都是很简单,只要擦一下玻璃就亮起来,就能得到10%左右的收入,这太容易了,比火力发电简单多了。”

这形象地描述了上一个周期新能源的“粗放”发展。 丁涛发出灵魂拷问:新能源企业,你的价值在哪里?

如今,无论是光伏、风电、储能,还是电动汽车行业,都在逐渐从蓝海转向红海。 产能过剩带来的寒冬周期已经到来,粗放式的商业模式已经结束。 面临新一轮产业调整周期,考验新能源企业的时候到了。

下一轮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在哪里? 在走出去寻找新增长点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良好的跨界协同? 面对新能源离散性、间歇性、波动性、不确定性等问题,如何实现生产更高效、管理更精细、运营更安全?

针对这些“燃点”问题,新能源企业选择与国内领先的协同办公平台钉钉合作,通过数字化跨越周期,实现弹性增长。

记者了解到,钉钉近期发布了新能源行业“3+3”新一代数字化解决方案,旨在打造新能源企业数字化基地,从员工、管理、生产业务、生产经营等多角度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组织安全。 该行业提供全球协作解决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300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中,超过60%已经使用钉钉实施数字化转型。 万邦能源、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国燃气、东方希望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通过钉钉携手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

全面“钉钉”,项目管理更智慧

在新能源充电市场的基础设施领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万邦能源。 该公司拥有两个核心品牌,一是星充电,二是星能源。 充电业务覆盖全产业链,能源业务则以充电站为主,结合分布式储能、光伏,打造光、储、充一体化的微电网。

万邦能源通过自建、共建、联营、托管等方式,目前在全国独家运营充电站4万多个。 此外,针对全球部分大型B端客户,万邦能源为其提供充电云平台、能源云平台等数据产品。

在充电业务板块,万邦能源现已迈进3.0充电运营平台。 3.0最大的特点是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大量使用智能工具、AI、大数据能力。 从充电站选址、运营、设备运维到综合能源管理,引入了大量高精度算法技术。

以充电站选址为例。 充电桩选位系统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智能产品,需要一线测量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和学习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因此,实际充电桩选址工具的使用门槛非常高; 其次,在算法的早期阶段,即使纳入了尽可能多的相关因素,现实世界仍然有很多方面无法包含在模型中。

如何解决这个痛点? 万邦能源和钉钉共同寻找完美的解决方案。 目前,万邦内部管理系统已全面“钉钉”,在钉钉上增加了简单的智能选站入口。 选址者一秒找到合适的建站地点,并通过钉钉智能填表快速录入所有信息。 有了影响因素数据,下一秒就可以登录万邦能源选址系统查看候选选址评估结果。

紧接着,一份通过AI自动生成的网站可行性项目文件出来了。 截至目前,移动智能选站工具月活跃用户已超过400人,累计帮助调查地址超过2900个。 使用钉钉后,万邦能源原有选址系统的使用门槛大大降低,业务契合度大幅提升。

在电站定价方面,由于充电价格实时变化,万邦能源最初推出了智能定价系统,但长期以来,全国电站运营商都没有使用。

引入钉钉后,点击自动定价开关,实时市场价格调整将通过钉钉通知电站运营商,包括站点在哪个时间段会发生什么变化,站点的电量和电量变化等。后续期间用户数将同步。 展示。

经过8个月的实践,目前全国已有1300个自建自营明星充电站,并且定价完全基于大数据算法,实现自动驾驶。 近三个月来,经过对100多个车站的科学测算,智能定价为车站带来了超过百万元的额外收入。

电站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例如,如果充电站被一辆汽油车占用,过去是由离线站工作人员手动将其开走。 这对于维持秩序来说非常低效且混乱。

钉钉和万邦联合开发的新解决方案是通过摄像头和算法在充电站上安装“千里眼”。 当它检测到油车占用空间时,它会用一个小扬声器提醒油车离开。 同时,一旦发现,立即通过钉钉通知网站管理员,以便立即处理。

数字化员工赋能精益制造

除了为新能源企业提供项目管理、运维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外,钉钉还瞄准了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

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覆盖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实现了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目前,公司正在从精益制造1.0升级到精益数字化2.0,未来还将升级到精益智能3.0。

这家光伏龙头企业的主要工厂均实现了高度的智能化、自动化,在光伏智能制造产业领域具有示范效应。 在公司一处智能工厂中,生产线可实现无人搬运、自动分类、自动包装,机械自动化生产率达到90%。

尽管该公司的智能工厂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数字化、智能化,但目前在多个业务场景中仍然存在“人为破坏系统”的情况。

例如,在数据分析场景中,每个生产车间的产能数据都会存储在数据库中,形成数据仪表盘。 然而,传统的数据仪表板有局限性。 显示格式固定,往往只能在大屏幕或PC上呈现,数据无法灵活调用。

再比如,一线工人在工厂进行设备巡检时,需要手动输入、生成工单。 生产管理往往只能在PC端操作,工人操作不够灵活方便。

为了解决传统数据分析的诸多局限性,该公司最终选择利用钉钉的“数字化员工”来实现智能检索和分析数据表格的功能。

公司还将不同工厂、生产线的生产指标等数据报告的连接地址发送给第三方服务商,从而实现数据与钉钉“数字化员工”的连接。 公司员工向钉钉数字化员工提问后,可以立即获取相关数据表格,了解各车间的产能和出货数据、车间产能对比、产能变化趋势等生产情况。

在“数字化员工”场景下,企业根据业务需求,通过简单提供数据、进行简单检查,构建自己的AI数据分析师。 这不仅降低了团队内部员工检索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门槛,真正实现数据引导生产,也让企业员工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

该光伏公司信息化负责人表示,公司从钉钉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中受益匪浅。 “我们选择钉钉并不是为了某个应用或者某个功能,而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我们整个集团的基础。 这是数字化的基础,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满足我们自身需求的系统。”

其实这也是钉钉最显着的优势之一:PaaS能力特别强。 钉钉拥有4000多个接口和广泛的开放能力。 平台上软件生态系统已初具规模。 有很多现成的标准化函数可以调用,可以大大节省新能源企业自身团队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时间。 能源,很好的解决了企业的痛点。

消除差距,一键实现全球协作

中国新能源制造尤其是光伏产业,有着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的特点——由于市场的全球化,很多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国际化”。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将占全球约80%。排名第二的越南仅占其产能的6.4%,印度和美国约占2%。 到205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需要增加15倍,而中国一半以上的光伏产能将被吸收甚至在海外制造。

然而,在中国光伏走出去的波澜壮阔的浪潮中,所有光伏企业都难以回避一个问题:如何实现全球协同?

光伏组件领导者晶科能源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组件出货量超过190GW,位居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业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晶科能源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在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地共拥有14个全球生产基地。

推动国际业务,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人”与“组织”的高效协作和有效管理。 但晶科人士表示,过去的组织效率并没有跟上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管理协作方面,晶科内部IM软件的日常活跃度仅为40%。 当时,一些员工在内部找人,有时需要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得到答复。

事实上,晶科遇到的问题是很多制造企业的共同问题——越难找到人使用早期的数字化和移动工具,人们就越不愿意使用; 使用它们的人越少,寻找它们的人就越多。 人不够。

到了海外沟通,就更麻烦了。 海外员工和国内员工的工作习惯有很大不同,使用的软件更是千奇百怪。 中国员工很容易使用硅谷的Zoom等软件,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但要求海外员工适应国内工作习惯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有些职位需要安装多个软件才能召开会议,使事情变得极其复杂。

针对以上痛点,晶科能源利用钉钉提供的数字化基础,开发了一系列个性化、实用的工具。 例如,“一键会议”功能,如果同事忙于其他事情而未能及时回复,可以直接提醒他们参加会议,并当场将其拉入会议。 据晶科内部调查显示,这是很多人最喜欢的一个功能。

同时,晶科还在钉钉上创建了一键群聊,并打通了与钉钉的接口。 只需点击邮件上的一个按钮,即可列出所有发件人、收件人、抄送人等,到达的同事会自动拉入钉钉群,直接沟通,极大提高沟通效率。

此外,钉钉支持18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文档可以自动翻译,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 无论公司业务走向海外何处,无论海外同事身在何处,语言沟通障碍瞬间消除,轻松实现全球协作。

据了解,目前晶科内部钉钉激活率超过95%,日活跃度在80%左右,解决了“无人使用”的问题。 公司海外三大生产基地马来西亚、越南、美国,钉钉激活率在90%左右。

从不愿意用到能用、好用,晶科能源为新能源企业出海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钉钉基于可集成的PaaS基础能力,结合开放的生态系统、场景化的AI能力应用、安全防控能力,为新能源企业插上全球化的数字“翅膀”。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