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1-6月国内新增新型储能项目数量8GW/16.7GWh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1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从8月2日举办的第八届西部储能论坛获悉,今年1-6月,我国新增储能项目(含规划、建设和运营项目)850个,占同期的2%。去年同期。 两倍。 新增投产规模为8GW/16.7GWh,超过去年新增规模水平(7.3GW/15.9GWh)。

警惕“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储能产业应坚持长期主义_警惕“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储能产业应坚持长期主义_

▲宁夏兖州共享储能电站200MW/

供给端比市场端更热。 针对万亿级储能赛道的巨大前景和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涌入,引发“做大做快”的产业链。

高工产研院(GGII)发布的数据显示,据统计,截至2023年8月,国内涉足储能业务的企业已超过12.2万家。 与此同时,国内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规划建设产能目前超过1.5TWh。 规划投资额超过5700亿元。

各路玩家的疯狂涌入,加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产能释放,2023年下半年以来储能领域的卷入度加剧。

首先首当其冲的是电池招标价格屡创新低。 很多企业抱着短期机会主义心态,争业绩、争份额,导致报价频频跌破成本。

从最新招标情况来看,0.25C储能电池最低成交价格已跌破0.6元/Wh,低价中标已成为普遍现象。 下半年以来,不少领先电池厂商甚至开始将储能电池价格下调至0.5元/Wh。

无序无底的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局面。 事实上,储能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乱象已经引发了一些市场风险。

今年以来,我国大型储能电站发生多起火灾事故。 9月初,位于珠海某物流仓储园区的储能柜发生火灾事故。 此前8月,西北地区一座储能电站发生火灾事故。 。

安全事故频发,值得全行业高度警惕。 必须正视的是,自2022年开始加速的储能产业仍处于市场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如果任由目光短浅、盲目跟风的企业无底线涉足,将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与新能源汽车一样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储能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能源改革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同时,它与新能源汽车、光伏一样,将是中国新经济的核心引擎。

正因为如此,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新华社报道,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测算,“碳达峰与碳中和”所需资金投资规模在150至300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3.75至7.5万亿元。 巨大的资金需求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各类投资风口不断涌现,吸引着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关注。

对于当前的行业乱象,业界共识是,储能行业急需对“长期主义”有新的认识。 越是陷入内卷化,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对于行业内的储能企业来说,应该以马拉松般的心态和体力来应对。 参考和借鉴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近十年的发展经验,任何偏离市场规律的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事实上,纵观国内储能产业链,不少企业已经在秉承长期主义的企业价值观。

警惕“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储能产业应坚持长期主义__警惕“一哄而上 一哄而散”!储能产业应坚持长期主义

▲重庆铜梁怀远100MW/集中储能电站

“新能源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世界能源结构问题。” 海晨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在参加央视《对话》时指出,储能是实现新型电力体系的关键要素,并通过推动全球综合储能时代的到来储能、全行业储能、全户储能,只有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才能最终实现。

海辰储能秉持“一切为了绿水青山”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国储能产业链急需凝聚的长期共识。

对于涉足其中的企业来说,只有在产品技术锻造、市场节奏、产能布局等各方面做好马拉松的准备,才能避免行业“暴涨暴跌”的风险。

一是树立长远发展观,为耐力赛做好准备。 企业不能为了获取短期市场份额而进行扰乱市场正常规则的低价竞争。 不顾成本的价格战是“饮鸩止渴”,不仅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会损害行业的正常发展。

二是打造市场竞争力产品。 事实上,储能行业的技术门槛远高于想象,要保证长达20年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运行并不容易。 我们坚信质量是长期发展的基石。 我们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以低价竞争来获得短期销售增长。 相反,我们将质量视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持久的价值和可靠性。

同时,要警惕因不合格产品引发的恶性事件。 不注重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将对行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储能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韩国储能发展的经验值得警惕。 几年前,韩国的储能产业和今天的中国一样受欢迎。 然而接连发生的火灾事故,让韩国储能产业遭受重创,目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三是设定合理的市场节奏和产能节奏。 企业的发展步伐要与储能电源市场化的步伐相匹配。 他们不能绑架政府或客户。 脱离市场需求的产能规划,会带来资源浪费,将企业推向深渊。 动力方面,在电池领域,沃特玛事件曾是行业最大的教训。

四要反对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为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 储能行业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等行业一样。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领先的竞争优势。 要抓住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通过产业协作,共同打造中国储能产业链。 全球竞争力。 而不是通过“内卷化”甚至“内耗”的短视行为来谋求企业暂时的发展。

近两年国内储能行业的发展,既有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也有海辰储能、阳光电源等一大批潜力巨大的初创企业。瑞普兰君。 一个完整的启动。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储能产业应借鉴光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验,注重产品、技术、产业链等综合优势,通过上下游联动合作,采用​航母编队组合运营积蓄力量,成为中国储能产业。 它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也可以成为中国实现制造业向全球出口的重要机遇。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