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主产业链价格仍延续此前下跌趋势没有止跌反转迹象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9,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巨大的产能积累,导致今年光伏产业旺季进展缓慢,供给过剩,光伏价格难以上涨。 部分组件新订单已谈价低于1元/W,预计还会继续下跌。

01 光伏价格远未止跌

12月7日,硅产业分会公布了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数据。 光伏主要产业链价格延续前期下降趋势,尚未出现逆转迹象。

1、硅料价格跌幅虽收窄,但跌势恐难止住。

硅材料板块,本周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04万元/吨,环比下跌0.98%,复投料均价为6.27万元/吨,环比下跌0.63%,平均成交价格为6.27万元/吨,环比下跌0.63%。 N型料价格为6.81万元/吨,下跌0.15%。 花椰菜食材平均价格为5.72,下降1.89%。

(建志研究图)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自年初以来已经连续六个月下跌,从20万元/吨跌至7万元/吨。 不过,7月份之后,硅料价格连续三个月小幅反弹,直到10月中旬之后,硅料价格终于难以坚挺,转而向下。 时至今日,仍处于下跌趋势,菜花料已跌破6万元/吨,接近公司成本线。

11月初,硅料价格周跌幅在15-20%区间,随后跌幅收窄至2-3%。 虽然本周价格仍在下跌,但仅菜花价格下跌2%,其他硅料跌幅均未超过1%。 似乎有止跌迹象,但从工业供需情况来看,可能过于乐观。

供给方面,年底产量较高,难以支撑硅料价格。 虽然11月中下旬以来硅片开工率有所改善,但供给仍大于需求。 此前业内预计11月硅料产量约为14.5万吨,但实际产量约为15.7万吨,环比增加14.44%。 预期较高,增长将来自一线厂商产能的提升和新公司贡献的产能增加。 总体来看,11月硅料供应量高于预期,预计12月产量16万吨,与11月基本持平。 年底硅料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即使在供应层面,也难以支撑硅料价格的反弹。

需求方面,虽然硅片开工率有所回升,但幅度难以支撑硅料价格企稳回升。 11月初,因下游硅片去库存、产量大幅减少,导致硅料需求大幅下降,硅料价格大幅下跌。 但随后三周,硅片企业开工率较周初逐渐提升,导致硅料价格跌幅收窄。 进入12月后,硅片开工率持续小幅改善,对多晶硅的需求有所支撑,导致本周硅料跌幅收窄至1%以内。 不过,即便如此,硅晶圆企业的库存积累依然较大。 大量采购硅材料很困难。 从结构上看,下游对P型材料和N型材料的需求分化较大。 N型材料的需求增加,而P型材料的需求大幅下降。 因此,本周N型材料跌幅最小,未来P型硅材料价格有望下跌。 潜力将更加巨大。

2、硅片供给压力较大,需求持续分化

硅片板块,P型182mm硅片均价2.14元/片,下降5.73%,N型182mm硅片均价2.3元/片,下降1.71%, N型210mm硅片平均价格为3.32元/片,下降0.6%。

(建志研究图)

需求方面,P型和N型硅片分化明显。 与硅材料相比,本周硅片价格下跌明显,尤其是P型182mm硅片跌幅接近6%。 N型和P型硅片的价格分化主要是因为市场担心P型产能是否即将出清,因此对于P型硅片的采购并不积极。 但由于N型电池的渗透率不断提高,N型硅材料和硅片都存在。 存在结构性需求,因此价格下降并不明显。

临近年底,预计P型与N型后续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 目前,整个产业链都处于过剩状态。 目前行业对N型先进产能的需求较大。 随着P型M10电池的减产和淘汰,P型硅片价格大概率会持续下滑,N型可能会逐渐企稳。

供给方面,硅片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 11月硅片产量56.93GW,环比增长8.77%。 1-11月,国内硅片产量累计达到532.62GW,同比增长76.6%,预计全年增长590GW。 其中,部分专业化企业和部分二三线企业已在年底逐步开始释放产能。 即使担心亏损会降低开工率,但整体供应增量依然较大。 综合企业开工率较为稳定,但硅片库存较高,新增产能较大,供给端并不稀缺,叠加需求不足。 尤其是P型硅片需求减弱,预计价格将继续下滑。

3、PERC电池淘汰加速,组件仍陷低价博弈。

电池板块,P型182mm电池均价0.4元/W,下降4.8%; G12电池均价为0.45元/W,下降22.4%,N型电池均价为0.49元/W,下降2%。

(建志研究图)

组件板块,P型182mm单玻组件均价1元/W,环比下降1%; P型210mm单玻组件均价为1.04元/W,环比下降1%。 P型182mm双玻组件均价1.02元/W,环比下降1%; P型210mm双玻组件均价为1.06元/W,环比下降0.9%。 N型组件均价为1.08元/W,与上周持平。

(建志研究图)

本周电池价格跌幅差异巨大。 只有N型电池跌幅比较小,其他电池跌幅都在5%以上。 P型182mm电池生产线一直很不受市场欢迎。 不仅此类硅片价格下跌,电池价格也下跌。 由于大部分厂商都大幅减少了182mm PERC产线的产量,部分厂商为了避免损失甚至关闭了产能。 但由于成本控制能力出色,综合龙头的整体变化并未太大。 G12价格大幅下跌也是因为年底部分项目竣工,大电池订单集中采购完成,所以价格开始下跌。

下游需求方面,由于今年光伏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年底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抢装情况。 10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3.62GW,环比下降13.69%。 预计11月、12月装机量不会有改善。 目前,国内外项目陆续进入最后阶段,市场清淡。

元件价格持续下跌,本周跌幅为1%,徘徊在1元/W左右。 即使产业链难以盈利,部分组件价格谈判报价已低于0.9元/W,目前正处于市场淡季。 本周虽然N型组件价格与上周持平,但新订单价格难以维持在1.08元/W。 明年订单价格已商谈1元/W以下。

因此,目前下游需求形势并不乐观,低价竞争仍处于胶着状态。 如果组件价格普遍跌破1元/W,预计大部分小公司将无法再支撑其成本,将加速被淘汰。

02总结

总体来看,光伏主要产业链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 本周上游硅料价格跌幅收窄。 但由于下游采购需求疲软,库存居高不下,且清货未完成,预计短期价格难以止跌。

但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仍出现较大跌幅。 特别是结构性分化越来越明显。 P型生产线逐渐不受市场欢迎。 相应的,硅片和电池片的价格跌幅也最大,产线清理进程加快。 N型产线相对更受市场欢迎,但即便如此,由于明年产能逐步落实后,也将面临日益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相对于P型的溢价也不会持续太久。 目前行业正处于出清期,淘汰落后产能明显加快。 光伏产业若想回归健康发展,还需等待本轮清理结束。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