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让出空间、高峰时段继续顶峰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9,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煤电产能价格机制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 要了解这一政策,我们首先要从煤电的运营成本说起。

煤电的运营成本包括折旧、人工成本、维修成本、财务成本等固定成本,以及煤炭燃烧等可变成本。 目前,电力市场成熟的国家通常实行两部制电价制度,即容量电价主要回收单位固定成本,电量电价主要回收可变成本。 但我国对煤电实行单一电价制度,即煤电成本只能通过发电来收回。

国家发改委相关同志表示,我国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国内新能源快速发展迫切要求煤电更好发挥基础支撑和调节作用。

2022年,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新增发电容量约2000亿千瓦时,均约占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2/3。 据市场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新能源装机容量将快速增长。

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客观上需要更多的监管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更丰富的监管能力。 煤电是我国最重要、低成本的配套调节电源。 推动煤电加快向基础保障电源和系统调节电源转变,平时为新能源发电腾出空间,高峰时段继续调峰发电,有利于新能源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现行单一电价机制无法充分体现煤电的支撑和调节价值。

在现行单一电价体系下,煤电企业只能通过发电来收回成本、获得回报。 随着煤电运营发展模式转变,煤电机组“备而不用”时间越来越长,单一电价难以完全收回成本。 这也导致近年来煤电行业出现预期不稳定等现象,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导致新能源利用率下降。

总体来看,建立煤电容量价格机制,通过容量价格回收部分或全部固定成本,有利于稳定煤电行业预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为承载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提供支撑。 ,更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通知》围绕建立煤电产能价格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明确”。

——明确政策实施范围。 煤电容量价格机制适用于合规运营的公用煤电机组。 自备燃煤电厂、不符合国家规划的煤电机组,以及不符合国家能源消耗、环保和灵活调节能力要求的煤电机组,不实行容量电价机制。

——明确产能价格水平。 煤电装机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固定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

——明确电费容量共享机制。 各地煤电容量电费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工商业用户按当月用电量比例分摊。

——明确容量电费考核机制。 煤电机组不能按照调度指令提供申报最大出力的,按照发生次数扣除装机费; 多次产量不达标并被扣除容量费的,取消其接收容量费资格。

根据《通知》,容量电价计算基数全国统一,各地区具体水平需分类分级确定。 这主要是考虑到两个因素。 一方面,作为计算容量电价依据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财务费、人工费、修理费等,地区差异普遍较小。 按照全国平均水平,统一明确为每年每千瓦时330元,更好地平衡了可操作性和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电力系统对支撑和调节能力的需求不同,煤电改造的进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确定容量电价固定成本回收率时,对煤电改造慢、单位利用小时数高的地方,按较低的比例安排;对煤电改造快、单位利用小时数低的地方,按一定比例安排。率应适当高一些。 符合各地实际情况,有利于加快煤电功能转型。

两部制电价的实施对终端用户电费有何影响? 国家发改委有关同志表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短期来看,对终端用户电费的影响普遍较小。 由于煤电容量价格机制的建立主要是电价结构的调整,煤电整体电价水平基本稳定,特别是电价小幅下降,将带动其他电源电价上涨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参与市场交易。 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预计将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

从长远来看,建立煤电容量价格机制,区分主要电源煤电的电能价值和容量价值,可以有效推动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引导煤电、新能源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制定自己的策略。 大家应该各尽所能,充分竞争,全面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也有助于降低终端用户的用电成本。

据了解,该政策不涉及居民和农业用户,这些用户仍适用现行目录销售价格政策。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