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远景科技集团作为江苏本土企业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期间,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分享了远景发展海上风电的新思维、新实践,并表示,远景在江苏诞生、长在江苏。 未来,远景将加大对江苏沿海产业带的投资,深度参与江苏海上新能源建设。 成为江苏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零碳技术合作伙伴,毫无保留地支持江苏绿色可持续发展。
论坛期间,远景联合国内外领先的标准制定和认证机构,牵头成立零碳工业园区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认证联盟。 同时,将进一步深化在江苏发展,积极加大产业投入,签约重大项目,共同发布《盐城宣言》,与射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零碳产业园平行论坛,全面支持江苏省零碳产业园发展。江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以“海上风光推动低碳发展,中欧合作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将围绕海上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全面深化中欧合作。 两周前,田庆军考察了丹麦、法国等欧洲国家海上风电创新实践。 他说:“这次欧洲之行,再次坚定了我的三大信心”:
第一个信心是海上风电是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 欧洲国家十多年前就开始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 截至2022年底,欧洲已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30GW,约占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47%。 根据欧洲最新规划,未来欧洲新增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超过300GW。 对于渴望摆脱对俄罗斯化石能源依赖、同时地区多国放弃核武器的欧洲来说,盘活以北海为代表的强大海风资源,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最好的选择选择利用能源转型并确保能源安全。 我国海岸线长1.8万公里,技术可开发容量超过30亿千瓦,相当于130座三峡电站。 国内风电开发正从陆地转向深海。 这既是产业发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自然规律,也是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第二个信心是能源绿色化是实现零碳的关键路径。 中欧碳价相差十几倍,还不具备一体化条件。 只有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减碳”,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碳中和,才能“以客户为中心”,减少碳关税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约束力影响。 愿景鄂尔多斯零碳工业园就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 运营一年半以来,鄂尔多斯零碳工业园80%的电力由园区内风电、太阳能发电直接供应,20%与电网交易并购买绿色电力。证书,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应; 基于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EnOS? 方舟能源碳管理平台打造的零碳数字认证体系,为园区内的每一件产品赋予了可追溯的“零碳绿码”,让其走遍世界,无惧碳关税。
第三个信心是,绿色电力制氢是未来电力储存和消费的核心方式。 氢能是大规模、长期、远距离储能的优质载体。 风能和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需要第三方合作。 氢能储存是目前已知最成熟、最高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制约绿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成本,但用绿色电力制氢并不遥远。 当可再生能源电价低至1.5美分时,绿电电解水制氢的经济性可与煤制氢媲美(这不包括碳税的积极影响)。 现在部分地区风电成本已经达到10%。 接近甚至低于这个数字。 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扩大、成本稳步下降,我们不妨大胆设想:未来,每台风力发电机、每块光伏板都可能连接有电解槽。
田庆军指出,当前,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风景是能源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生产资料。 向海而生、风光无限的江苏,有实力成为这场伟大变革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江苏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江苏也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最具价值和经济性的地区之一。 业内有这样的说法:“未来世界风电看中国,中国风电看海洋,海上风电看江苏,江苏海上风电看盐城”。 江苏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并探索建设海上“能源岛”等前瞻性战略布局。 这些都让我们对江苏的零碳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绿色高科技企业,远景股份诞生于江苏、长于江苏。未来,远景将加大对江苏沿海产业带的投资,深度参与江苏海上新能源建设,成为江苏海上新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力量。”江苏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伙伴,零碳技术合作伙伴毫无保留地支持江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论坛发布了《2023年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盐城宣言》等重要成果。 田庆军上台代表远见发表宣言。
同时,作为论坛签约的25个重大项目之一,远景能源与射阳县人民政府签署低(零)碳产业园创新示范区合作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广海上新能源技术为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深化中欧务实合作。 项目将构建以新能源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智能物联系统为核心的零碳工业园区创新体系,建立绿色电力和碳资产运营平台公司,加快零碳工业园区智能化建设。物联网数字平台,打造绿色新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