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17,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品牌开始“从国内滚到海外”。 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如何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本土化运营? 如何建立人才体系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已成为车企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时,在国际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路线正在走向多元化发展。 如何保证不同电力系统之间的协调兼容? 如何平衡不同电力系统之间的成本效益和市场份额? 如何建立完整的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 智能化发展进入下半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正在涌现哪些创新技术? 具体产品的落地情况又如何呢?
2023年10月19日,“2023第十一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将在上海隆重开幕。 将为汽车人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把握技术演进路径、持续应对复杂多变的产业生态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
点击此处进入会议注册界面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动荡复杂形势
近年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消费者需求不断演变,环境和可持续问题凸显。 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和机遇。 与此同时,新经济周期市场需求趋紧,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战加剧芯片短缺、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极端成本效益”量”,给汽车供应链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2023年第十一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十五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将邀请政、商、学、研等行业顶尖专家,紧密聚焦驱动产业变革的关键要素,探讨政策标准趋势和企业战略。 围绕布局、消费环境变化、产品迭代升级、前瞻性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会长付于武,中共嘉定区委常委、区长唐晓林统战部领导作为行业代表率先致辞,华建新能源联合创始人、汽车工程师辛军、盖世汽车CEO周小瑛分别作为主办方致辞。
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巨大、充满活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围绕“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认识及几个相关关系”的主题,由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徐长明进行分享。
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一特点在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对此,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雄狮科技总经理吴学斌将作《中国汽车智能化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无长远之忧,必有眼前之忧。” 对于庞大的汽车产业生态来说,更重要的是牢牢把握其发展趋势,做出前瞻性的规划。 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惠明将围绕国际化发展的“全球经济趋势与汽车产业发展”主题进行探讨; 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汽车品牌”主题,蔚来副董事长兼产业委员会主席、蔚来汽车执行副总裁、质量委员会主席沉峰将进行分享。
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将以合作创新为方向,整合资源、整合产业链,加快技术突破和市场转型。 合作的前提是有效的沟通。 因此,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雄狮科技总经理吴学斌,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采购与物流副总裁李海,海斯坦普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麦彭军虎,纳斯泰尔中国区总裁将围绕“拥抱新时代,深化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主题。 基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供应链存在哪些机遇? 不同的主机厂商在寻求海外市场、制定市场布局策略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有哪些积极的探索途径,又有哪些风险? 对于已经实现全球化的零部件企业来说,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支持中国车企海外扩张? 等发起对话,盖世汽车CEO周小瑛将担任本次对话主持人。
聚焦碳中和,勾画新时代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路线
新时代背景下,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碳中和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在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迫切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速碳减排,其中动力系统技术路线的转型至关重要。 目前,传统燃油动力系统正逐渐被新能源驱动系统取代。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将达到31.7%,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 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动力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对此,上汽创新研发院副院长邱杰将作《双碳背景下动力总成技术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胡铁刚将发表题为“新动力新动能、新体验、新未来——多元化电动化路线趋势与长安汽车研发实践”的演讲。共享。 极氪电驱动平台总工程师王海兵将重点分享“800V高压架构平台下的电驱动技术创新”,艾菲汽车组件亚太区首席执行官Eric以“二级市场的电动化转型”为主题进行分享企业:“ICE传感器到电机传感器”;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动业务部副总裁彭鹏将以“高压电驱动与液冷”为主题进行分享。 “增压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分别为行业带来电驱动技术解决方案。
适应新时代、新赛道下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上海洛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吉世汽车)合伙人、副总裁、智能驱动院长严全忠将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挑战; 芜湖艾科泰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志光探讨“奇瑞鲲鹏超级混合动力C-DM开发”。
碳中和战略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如何发展? 哪种形式的权力更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市场转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胡铁刚,上汽集团创新研发院院长徐峥,上海洛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裁兼智能驱动院长颜全忠。吉士汽车、芜湖艾科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志光、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动业务部副总裁彭鹏、王海兵极氪汽车与Vair电驱动平台总工程师,将发起“碳中和趋势动力系统战略探讨”。 华建新能源联合创始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院士辛军将担任嘉宾主持。
创造智能新技术赋能新驾驶体验
2023年上海车展之后,中国汽车工业向世界展示了在智能电动赛道上的竞争力。 许多企业提出了“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理念。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高质量发展能否成为标杆? 全世界? 新技术将如何赋能驾驶体验? 本次论坛将开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个篇章,探讨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
智能驾驶——大型车型已成为汽车市场的热门话题。 广汽研究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XLAB(自动驾驶)实验室主任陈学文将发表《大模型下的自动驾驶》主题演讲; 北京超星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业务副总裁陶楠以“打造高效、可靠、易用的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为核心,为智能驾驶奠定底层基础; 中兴通讯汽车电子副总经理卢东海分享了“开放ICT硬实力,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软服务”。 上海创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曾杨从市场角度分享了“以量产柔性域控平台赋能客户”的主题; 《技术方案的探索与应用》以“技术方案的探索与应用”为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智能驾驶的发展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稳步、长期的进展。 对此,森萨塔科技智能轮胎系统技术总监孙奇将从硬件角度分享《支持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系统的智能轮胎技术》; 捷豹路虎中国自动驾驶与智能辅助驾驶副总裁邢斌将从软件角度分享《软件定义汽车,体验定义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相比智能驾驶发展的技术要求,智能座舱技术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因此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领域。 配合本次论坛的环保主题,佛吉亚汽车内饰事业部中国区研发总监金明奇将以“创新环保材料在汽车座舱的妙用”为主题进行分享; 深圳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工业存储业务从安全角度,汽车营销部总监王作鹏分享《基于趋势深度剖析汽车存储安全之路》; 说到智能座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机交互,思锐科技有限公司HUD业务负责人苗顺平将以《AR-HUD重新定义汽车HMI》为主题进行分享; 零光束科技数字体验平台首席架构师方恩将发表《零光束智能汽车数字体验产品实践》主题演讲; 华阳数字声学产品线总监唐磊将深入探讨“‘声’沉浸式华阳数字系统新体验”; 最后,智能座舱的最终愿景是“第三生活空间”,这需要整个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高级产品总监梁世日将围绕“数据与生态融合的智慧出行新体验”主题,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华人运通智能座舱产品及AI交互负责人吴晓敏将围绕“智慧出行体验”“座舱发展有支撑”,盖世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张志文将系统阐述“智能出行发展趋势”宏观层面的“智能座舱产业”。
论坛精彩剧透——第五届中国新型汽车供应链百强金版颁奖盛典
本次论坛将持续两天(2023年10月19-20日)。 论坛首日,将同时举办“第五届中国新汽车供应链百强金版颁奖盛典”。
“金系列奖”由盖世汽车发起,旨在“发现好企业、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卓越”。 2023第五届金系列奖围绕“中国新汽车供应链百强”主题,聚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软件、芯片、人工智能、动力总成电动化、智能底盘、车身及内外饰、低配-碳新技术材料、热管理等领域,共荣获2023中国汽车行业年度影响力人物奖、2023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奖、2023年度最具成长价值奖、以及“最佳低碳实践企业”、“低碳“典范”,进行优秀企业的发现和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评选,向行业内外展示报道这些优秀的创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