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爆雷”外媒:恒大威马面临挑战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中国有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几个月前,全球话题都集中在中国电气化上,这让欧洲市场整天人心惶惶。 近期,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爆火”,外媒也开始关注这些濒临灭绝的品牌。

例如,恒大和威马汽车就面临着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 彭博社写道:恒大新能源汽车每售出一辆电动汽车就损失惊人的1080万美元,其登记的车辆损失达到144亿美元。 至于威马汽车,尽管实施了降薪、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但销量仍大幅下滑90%以上。

虽然上述恒大汽车亏损的具体数据来源和准确性无法考证,但恒大汽车的“坏账”,大家确实是心知肚明的。 与此同时,威马汽车上周表示,因财务困难,上海法院已受理预重整申请,并采取了一系列降薪、裁员措施以减少开支。

正如恒大新能源汽车市值一度超过福特汽车公司一样,威马汽车也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辉煌时刻。 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至少在投资者眼中展现出巨大的前景,以至于吸引了百度和腾讯的支持。

不可低估的副作用

随着两家公司都在等待大规模销售,中国拥挤的电动汽车行业进一步整合的迹象已经隐现。 与此同时,特斯拉、比亚迪等主导厂商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前10名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将占电动汽车总销量的80%左右。

这样的市场特征,隐含着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也是中国众多新能源品牌所面临的挑战。 销量最差的小型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应对高执行风险、负现金流和流动性问题。 如果股权投资者和银行退出,进入债券市场的困难会增加再融资风险。

除威马汽车、恒大汽车外,目前还有十多个电动汽车品牌面临销量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中心的数据显示,91家活跃电动汽车制造商中,近三分之一每季度销量不足500辆。 相比之下,特斯拉仅上个月就从其上海工厂发货了约 74,000 辆汽车。

以爱驰、众泰、海马等品牌为例。 最高峰时,他们每个季度可以销售数百甚至数千辆新能源汽车。 不过,中国汽车工业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这些车企新注册车辆将不超过20辆。 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正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市场集中度,标志着由过度拥挤向适度集中的转变。

然而投资者仍然支持有前途的新贵。 小鹏汽车获得大众汽车7亿美元投资,持有该公司4.99%的股份。 蔚来以 7.4 亿美元的价格将 7% 的股份出售给阿布扎比控制的实体,并正在考虑再筹集 30 亿美元。 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也在探索与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尽管进行了这些投资,但中国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放缓,引发了人们对威马汽车和恒大新能源等陷入困境的电动汽车品牌未来生存能力的怀疑。 如果他们失败了,其他许多人也会感到不寒而栗。

第一财经上个月中旬报道称,随着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规模较小的公司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至少有15家曾经风光无限、年产能合计1000万辆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濒临破产。威马汽车等竞争对手只能争夺剩下的“蛋糕”。

其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早在4月就曾表示,年销量300万辆只是车企的入场券。 2025年将进行全球车企32强的竞争,未来5到10年将是晋级竞争。 最终,大约会剩下8个大集团,因为较小的公司将无法在快速增长的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生存。 坠落。

目前,中国拥挤的电动汽车市场上有 200 家参与者,其中既有努力转型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有特斯拉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有华为和小米等计划将其专业知识与自动驾驶汽车相结合的科技巨头。 将驾驶、自动停车、语音控制等高科技汽车技术相结合,生产出智能电动汽车。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陷入困境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中,威马汽车最为知名,因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者对创始人沉晖和他的车辆非常信任。” “它的失败也提醒其他初创公司创始人和投资者,随着未来两年大量新车型进入市场,中国大陆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对于资金紧张的公司来说将变得更加困难”。

有些人还有机会

“看着他盖楼,看着他招待客人,看着他的楼倒塌。” 在恒大、威马汽车等边缘品牌举步维艰的同时,真正实力雄厚的车企却在迅速崛起。 比如,华为支持的文杰新款M7的成功,不仅让合作伙伴赛勒斯股价飙升,还引起了特斯拉、理想汽车等其他竞争对手的关注。

据相关统计,文杰新M7上市首月累计订单突破6万辆,成为车市黑马。 分析师称赞这款电动SUV的成功,部分原因是华为在中国拥有庞大的零售店网络,对消费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股票投资者也欢呼雀跃,自新款M7发布以来,华为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的股价上涨超过50%,成为MSCI亚太指数中表现最好的股票。 相比之下,特斯拉和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期均出现下滑。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毫无疑问,华为支持的文杰新款M7取得了成功。” 他们补充说,“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M9和另一款华为支持的汽车S7在年底前的推出,因为“股市将在最终销售数据之前首先做出反应”。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8月份电动汽车占全国新车销量的38%。 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在全球舞台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比亚迪的销量目前有望超过特斯拉。 然而,在今年早些时候飙升之后,由于对估值的担忧,中国电动汽车股票近几个月出现下跌。

毫无疑问,特斯拉目前在中国高端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它也面临着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等本土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竞争。 近两年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回应华为、LG和索尼等多家电子公司正在生产汽车的报道时表示:“原型设计很容易,生产很难。”

然而,在资本社会,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生产和销售的汽车亏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种经济难题已经上升为一种艺术形式。 《纽约时报》最近的一篇报道探讨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如何在亏损的情况下维持运营,这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的追求。

例如,《泰晤士报》将中国的蔚来汽车作为其报道的焦点之一。 内容显示,蔚来汽车拥有1.1万名研发人员,但每月仅销售8000辆汽车。 蔚来汽车“从 4 月到 6 月损失了 8.35 亿美元,即每售出一辆车就损失了 3.5 万美元”。 不过,得益于令人满意的融资结果,蔚来汽车仍在继续发展。

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取得了优势,全球竞争创造了行业合作的新方式。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的技术优势让一些欧洲汽车制造商相信,即使他们与中国出口商竞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具有经济意义。”

例如,4月,大众汽车宣布将在中国合肥建设耗资11亿美元的汽车开发中心。 7月,大众汽车斥资7亿美元收购了亏损的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4.99%的股份。 短期内,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合作方式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

有人认为,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谁在电动化方面决心更大、动作更快,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 日前,商务部将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可行性,吸引更多全球要素进入中国市场。 这将是全球汽车巨头需要且不能犯错误的市场。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