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450W+的老版型组件特价促销只要七毛多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当然,70至80美分的极端价格经常出现在所谓的库存产品上。 然而,“库存”的范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广得多。

过去我们认可的库存产品都是A级以下、小尺寸、低功率、以及从欧美经销商或光伏企业海外仓库运回的过时库存产品。 现在,2023年初市场主力产品550W、555W组件也已纳入库存。 这意味着大多数PERC组件可能成为库存物品。

年底光伏企业集体“清库存”行动,彻底扰乱了整个组件市场,导致整个组件出现非理性、非理性的下跌。 根据目前现货价格,估计大部分企业都是亏本出售。

价格低于预期实际上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 目前市场普遍青睐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的产品。

以前元件价格高的时候,国内客户往往更喜欢低价的产品,而国际客户尤其是欧美客户对价格不敏感,青睐功率更大、外观更漂亮的产品。

今年以来,零部件价格持续下降。 随着单位度电成本下降,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持续上升。 中国主流招标市场已经逐渐认识到大功率产品可以有小幅溢价。 现在客户不再关心是否是PERC,他们只关心效率和功率。

说实话,低功耗组件不清理是不行的——央企集中采购的门槛普遍提高。 例如,国家电投今年2月p型单面组件门槛为540Wp,8月提升至550Wp。 与此同时,p型双面和n型组件也增加了约10Wp。 如果集中采购市场不再需要低功耗组件,哪个市场能买得起? 是要卖到非洲吗?

这个阴谋是n型杀死p型。 大企业靠实力杀小企业,强​​者乘机消灭弱者。

02

你是决心不再亏本出售,还是仍在亏本出售?

零部件价格现已突破大多数公司的成本线。 这种现象在2024年还会持续吗? 此轮产能洗牌清理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不妨看看近期光伏巨头们的表态。

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隆基绿能。 在今年10月31日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李振国对当时市场上刚刚出现的1元/W的组件价格表达了自己的立场:“1元/W是一个不合理的价格。即使在一体化的产业链运营,在我们只能勉强维持在1元的水平。” 同时他还补充道:隆基不会做亏本的订单!

11月底,晶科能源也被问及这个问题。 晶科能源创始人、董事长李显德表示:“即使组件价格降到1元/W,对于一体化公司和具有技术成本优势的公司来说,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12月初,投资者再次向天合光能提出了这个问题。 天合光能解释称,集中采购价格只是细分市场。 同时,公司也在提质降本,“增加N型先进产能占比,提高单位产品价值,同时在生产端持续降本增效​​,增加硅片产量”。产能提升、整合率提升、成本优势强化,确保公司在行业波动面前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经营盈利能力。”

事实上,记者也就此问题向晶澳太阳能征求意见。 晶澳太阳能与隆基、晶科、天合的态度是一样的:赚钱就做;赚钱就做;赚钱就做。 如果不这样做,它就不会这样做。

还有10天,2023年即将过去。 光伏企业将交出什么样的财报,将在接下来的业绩报告和年报中揭晓。 龙头企业凭借垂直整合优势和加厚的冬季冲锋衣抵御严寒。 但二线、三线、四线中小企业能否坚持、坚持多久还很难说。

虽然晶科表示还能赚钱,天合也表示能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盈利能力,但他们所说的是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再说一遍,即使你跑不过熊,你也必须跑得过你的竞争对手。

天合光能在接受投资者调查时表示:“光伏行业细分市场很多,有国内市场、海外市场、集中式市场、分布式市场等,不同市场价格差异较大。国内集中式电站市场单笔订单容量为规模大,生产端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零部件价格低于其他细分市场,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 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 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价格也维持在1.05元/W左右。

因此,如果一家整合度高的公司现在还能赚钱,应该意味着产业链打通后,该公司仍然会有综合利润。

03

滚动越困难,库存周期就越短。

目前主流版本550W、555W PERC组件每W售价8元多一点,570W N型组件每W售价不到1元。 按照这个价格,零部件企业很可能很难赚钱。

谈及明年,接受记者采访的龙头企业普遍对行业充满信心。 信心的来源是光伏行业的需求是确定的,中长期看不到天花板; 此外,熬过几轮光伏周期的光伏企业也不能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集体亏损。

物价回归理性常态是必然趋势。

短期来看,由于“去库存”的集体行动,市场现在陷入混乱。 随着库存的出清,价格随时可能反弹。 在日前的光伏行业年会上,高纪凡表示:“9毛钱的价格可能是未来几年的最低价格。”

市场人士预计,库存将在明年一季度、甚至最早明年1月出清。

从中期来看,淘汰落后的PERC组件也是价格回归理性过程中必须服用的一剂猛药。 今年上半年,PERC的利润普遍好于n型组件; 下半年的情况则完全相反。 一是因为成本越来越接近PERC,二是因为它更受市场欢迎。 今年四季度,部分PERC产线已开工不足,部分产线仍能实现满产、满销、部分时间零库存。 如果明年的成本等于甚至低于PERC,那么PERC将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

这波年终去库存,实际上已经证明了先进产能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接下来,PERC产能的淘汰也可能成为集体行动。 也许几个月后,当光伏企业发布2023年年报时,一些企业会增加对PERC产能的折旧准备。 在这方面,记者近期将进行盘点,看看各家企业到底有多少PERC产能。

从更长的时间线、更广的范围来看,要想让零部件价格回归理性,除了清理库存、淘汰落后产能外,首先要淘汰的就是一批欺骗性的跨界玩家,然后我们将淘汰那些经济实力较差的人。 中小企业负债率高、成本高、整合程度低、管理运营能力差。

另外,本轮老牌选手中,可能不会有像尚德、赛维、汉能、英利那样失败后直接退场的人,但可能会有一些落后的人。 因为到最后,场上只剩下种子选手了,每个环节的大公司可能就只有三五家了。 一旦有人落后了,就很难追上。

当然,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认失败。 现在,低价抢订单不仅是不得已的手段,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现在能抢到订单,意味着明年的产能至少可以维持,产能和设备可以继续得到有效利用。 “你可以留着青山,不用担心赚不到钱。” 如果明年没有订单,开工率就无法保证,公司可能干脆解散。 如果你熬过了行业低迷,你可能很幸运,但如果你拿不到订单,那就意味着你肯定会出局。

每一轮光伏淘汰赛都是一个残酷的过程,老牌光伏选手其实都经历过上百场战斗。 风越猛烈,产能出清的速度就越快,光伏也就越早走出低谷,迎来下一​​个周期。

04

2024全产业链降本,N型时代决战

尽管多数企业认为零部件价格将在明年一季度回归理性。 不过,也有人认为明年零部件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益阳在近期的一次演讲中公开表示:“明年光伏组件价格将维持在89分左右”。

不过,明年组件下滑的内在原因可能不再是无序竞争和年底去库存,而可能是基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的降低以及光伏产业链产能的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

PERC相对落后的部分产能被清理出来后,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N型技术与产能的较量。 正如晶科能源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有望加速行业内落后产能的出清,最终促进供需平衡。相比PERC等技术路线,n型技术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成本降低潜力,未来具有技术领先或规模和成本优势的综合型公司将有更好的盈利机会。

行业洗牌和技术迭代同时发生,光伏市场格局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冬天很冷,但如何能不经受刺骨的严寒而享受梅花的芬芳呢?

光伏同仁,请去做并珍惜。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