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谁打质量牌,谁就有未来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2,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武钢股份、金风科技董事长:

从投资角度看,风电产业是一个长期项目。 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只有在未来20至25年才能实现。 在这样的过程中,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制造业面临的艰巨任务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质量进步和提高,并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从目前的电价水平来看,投资者应该说投资回报率还是比较好的,基本在15%到18%之间,有的还会更高。 在这么好的投资回报的前提下,如果投资风险得到控制,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制造业身上。 风电项目最大的投资风险是产品质量,所以我们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对于风电设备行业来说,单机容量越来越大,运行环境复杂,需要非常精密、高质量、严谨的设计。 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

风电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对行业的发展要有敬畏之心。 我们认为,风电产业是一场长跑。 谁打出质量牌,谁就拥有未来。 谁能坚守质量底线,谁就能走得更远。 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信念。

能否为客户提供度电成本最低、安全可靠性最强的产品? 公司能否经受2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考验,让投资者在25-30年内安全可靠地收回投资? 觉得这个更重要。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

谁打出质量牌,谁就拥有未来。 在市场化进程中,企业是否具有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敏感性,是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基础制造现已达到较高水平,企业关注的重点也从零部件的质量转向机组大型化、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等。新风险的出现。 准确识别新风险将成为企业的“试金石”。 这也是金风科技始终关注的核心点。

金风科技副总裁刘日新:

风力涡轮机已经使用了20年。 一方面是技术保障。 另一方面,金风科技在整个商业模式设计中,为每台风机都预留了相应的质量保证金。 这一点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出,目前已超过40亿元。 金风科技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商业上都为业主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金风科技副总裁薛乃川:

新能源的安全性如果出现问题,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要能源,所以可靠性太重要了。 2020年风火平价后,以价格确定能源基础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风电的能源价格已经变得有竞争力,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可靠性和标准的统一。

金风科技副总裁李飞:

近年来,随着大型陆上风电基地的发展以及海上风电逐步向深海发展,风电开发商越来越青睐大容量机型。 但过度大规模开发带来的技术和质量风险,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技术沉淀来消化和验证。 因此,风电设备制造一方面要回归制造本质,稳定产品开发节奏和价格。 另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在风模型、整机仿真、实验验证、大型风电并网技术等领域,夯实技术基础。 坚守质量底线,维护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价值。

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

安全可靠是海上风电的“生命线”。 海上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将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行业参与者的核心关注点。 也将成为中国风电机组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 在可靠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将进一步成为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金风科技海工事业部总经理于晨光:

海不像陆地。 陆地上有什么问题,只要开一条路,就可以解决。 离岸成本非常高。 金风科技和我们的朋友都把发展海上风电作为重点。 可靠性始于设计,可靠性设计,当然还有可靠性认证。 例如,可靠性设计、传输链设计、单点、两点、多点支持都有不同的形式。 设计时需要考虑传动链结构和齿轮发电机保护。 今后齿轮发电机出现问题后,需要考虑如何在不拆主机的情况下集中维修,尽量防止其出现问题。

海工装置大型化是必然趋势,短期内看不到天花板,但进程不宜过快。 尚未投入运行和已大量投入运行的产品技术将危害行业的健康。 行业参与者应充分认识和评估潜在的技术和质量风险,给予大容量机组相关技术开发成熟的时间,给予产业配套资源合理的使用周期,做到“物尽其用”,尤其是风电安装船、超长叶片等投资成本较高的领域。

行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注重产品质量,摆脱无意义的卷入和消耗,共同推动海上风电平稳长期发展。

金风科技海洋工程总工程师、海上风电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宁巧珍:

我们算了一笔账,可靠性运维成本对当前风电发展影响有多大? 我们对江苏100万千瓦规模的项目进行了测算。 如果其可靠率从3.5下降到1.5,海上部署次数从3、4个下降到1个,25年将减少成本22亿元以上。 广东、闽南地区将下降36亿元以上。 如果未来5年装机3000万千瓦,整个运维成本将减少700亿元。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