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光伏企业融资难度飙升回购股份或加重现金负担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9,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但失去资金热情的光伏企业融资难度飙升,部分光伏企业业绩明显缩水。 回购股票可能会增加现金负担。 困难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回购过程有些耐人寻味。

当回购成为常态

回购股份是上市公司管理股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有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的作用。 企业还可以通过注销回购股份的方式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流通股东股价值。

此外,回购股份将于2018年后用于新用途,可用于转换可转债,实现以股票偿还债务,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公司法》进行了修订。 新的股份回购规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回购的理由几乎没有限制。 由此,A股多次掀起回购热潮。 从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第三季度,从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以及2022年,回购热潮接连发生。 A股回购已进入常态化阶段。

其中,光伏龙头隆基股份2020年回购注销18.9万股限制性股票,理由是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已满足回购注销条件。 2022年,回购信息发布,16万股限制性股票因同样原因被回购注销。

2023年12月15日,股份回购机制再次完善。 根据征求意见稿初稿,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股息制度。 同时,证监会还回应,回购制度《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定》已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回购便利性再次提升,同时完善了回购机制。 放宽和增加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利所必需的回购股份条件,取消回购窗口期禁止性,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基本条件,优化回购交易申报的禁止性规定。

A股回购再次启动。 自2023年7月以来,已有900家公司正在实施或完成回购。 实际回购总额超过48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要知道,上半年回购公司数量已高达700家,回购公司总数远超2022年的1410家。

最新回购流程

从业绩情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硅材料、硅片、电池、组件净利润均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隆基绿能、通威二季度分别实现超额净利润55.41亿元、46.69亿元。 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等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7.72亿元、22.49亿元、21.85亿元。

三季度,光伏企业业绩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盈利能力。 由于零部件需求增加,部分零部件企业净利润锁定在20亿元左右。

然而,光伏企业的市值却与业绩背道而驰。 东方财富网光伏行业指数一路走低,截至12月19日已跌至2394.42。 光伏企业股价连连下跌。

(东方财富网光伏产业指数)

面对市值与业绩的反差,业绩良好、现金流良好的光伏龙头企业大多选择了回购股份。 其中包括硅片龙头大全能源、和盛硅业,硅片龙头TCL中环,电池组件龙头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旭科技,设备龙头捷嘉威创,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金浪科技、宇能科技、支架领军者捷嘉伟创等

除天合光能、爱旭光能上半年较早启动股份回购外,其他公司均于下半年启动股份回购,股权激励是回购的主要原因。

不少企业的回购计划诚意十足,回购价格上限溢价较高,但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按回购披露日收盘价计算,中环股份回购溢价为79.5%,天合光能回购溢价为63.6%,晶科科技回购溢价为66.3%,晶科能源回购溢价为81.7% %,东方东方的回购溢价为81.7%。 其中,金浪科技的回购溢价为71.6%,金浪科技的回购溢价为75.8%,豫能科技的回购溢价为73.4%,合盛硅的回购溢价为66.1%,大全能源的回购溢价为24%。

尽管有63.6%的股权回购溢价,天合光能的市值却大幅下跌,12月19日跌至每股25.07元左右。

5月30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披露回购计划。 回购资金总额为3亿元至6亿元,回购价格不高于65元/股。 但由于天合光能5月27日披露,东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星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将继续拟减持并计划于6月19日减持。9月1日至12月18日共减持1.23亿股,天合光能股价快速下跌。

有业内人士指出,减持与回购存在关联性,回购方案可能是基于大股东减持的考虑。

不过,天合光能回应回购原因时表示,“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同时也建立健全了公司的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股东的积极性。”公司员工的利益,有效地将股东的利益结合起来,使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天合光能截至11月30日披露的回购结果,已回购3.7亿元,共计1078.8万股,回购价格区间为27.33至38.12元/股,平均35.0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天合光能在5月底就已进入回购实施阶段,但仅在7月31日首次回购12万股。但到8月2日,回购股本跃升至422万股。 不过,8月4日之前,天合光能最低股价为36.65元/股; 12月之前,最低股价为28.85元/股。

大全能源维持较高的回购价格。 在回购预案中,大全能源提到将以不高于50元/股的价格进行回购。 截至11月30日,回购价格区间为30.64元/股至40.58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1月30日,大全能源股价一直维持在30.58元/股附近,这意味着回购价格始终高于股价。

从股权回购及回购总额来看,光伏企业投入并不算太大。 例如,三季报显示,大全能源持有货币资金206.74亿元,天合光能持有货币资金270.26亿元,晶澳科技持有货币资金169.54亿元,东方日升持有货币资金122.88亿元,锦浪科技持有货币资金13.85亿元。元。 不过,其他对应的预计回购金额分别为2亿至4亿元、3亿至6亿元、4亿至8亿元、1.5亿至3亿元和5000万至1亿元。

此外,中环和合盛硅业虽然披露了回购计划,但尚未实施。

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今年以来已多次回购股份。 其中,TCL中环今年已连续两次发布回购预案,其中一次发生在3月1日,《关于回购公司股票方案的议案》拟回购公司股票。 6.5亿元以内且不超过7亿元。

第二次披露是在10月25日,斥资5亿至10亿元巨资回购股份,但至今尚未实施。

隆基股份曾多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 10月18日,隆基绿能发布股票回购注销公告,显示将回购336万股限制性股票。 这些股份来自2022年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这是隆基今年第三次实施回购。 前两次为7月18日和2月21日,分别回购和注销11.2万股和16.02万股。 此外,据10月30日晚间公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拟增持公司股份1亿元至1.5亿元。

更多二线企业因缺乏流动性而没有选择回购股份,其中包括爱康科技、金刚光伏等连续多年亏损的企业。 金刚光伏在三季报中披露,其流动资金仅有3.52亿元。

被低估?

随着国内市场的崛起和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爆发,培育出庞大的光伏产业,一时成为资本的宠儿。 然而,随着万亿市值的“泡沫”破灭,光伏企业正在努力适应新环境。

转折点出现在第三节。 据东方财富统计,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有60家企业发起再融资近2000亿元。 隆基乐叶、晶澳太阳能等龙头企业融资规模不乏数百亿美元。

今年9月,正在持续筹集资金发展的通威突然停止了定向增发事宜。 通威解释称,“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公司价值被明显低估”。

事实上,在回购原因中,不少企业给出的答复是其市值明显被低估。 产能过剩的结果已经一次又一次被证实,新的产能仍在实施中。 光伏企业市值真的被低估了吗?

企业对未来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大全能源在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提到,“根据国际能源署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增加107GW(总计440GW)。以上),太阳能发电占清洁能源产能增长的三分之二;2024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或将翻倍至1TW。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平价上网已成为是一个大趋势。”

然而,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硅料价格: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跌至6.02万元/吨,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低至2.08元/片。 组件价格跌破1元/瓦大关后加速下跌。 价格低廉已经达到0.8+元/瓦。

天合光能实际控制人高纪凡表示:“2023年新增产能差不多有400到500GW,比去年全部产能还要多,这必然会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

光伏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国际市场不稳定。 例如,曾经是我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国的巴西,12月12日批准了提高光伏组件和风力发电机进口关税的措施,称此举将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生产。 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此外,近期分布式光伏被各地叫停,当地电网容量不足以实现光伏接入。 湖北、辽宁、湖南、广东、河南等省决定暂停新增全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注册。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