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氢用水报告:2022年氢气产量达3781万吨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2,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氢能产业正在迎来蓬勃发展。 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2022年氢气产量达到3781万吨。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6年至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氢能产业链前景十分广阔。

但与此同时,与制氢相关的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讨论和关注。 尤其是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其用水量将激增。 氢能开发要消耗多少水? 如何平衡氢能发展与对水资源的影响和潜在风险?

12月10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与蔚蓝咨询共同撰写的《全球制氢用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COP28期间正式发布,实现全球制氢水资源可持续生产工业。 开发提供了参考。 据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系统分析制氢用水问题的报告。

报告指出,氢能制造目前还不是“用水大户”,但可能会显着增加局部地区的水压。 例如,一座配备碳捕集装置的23万吨煤制氢工厂每年的用水量相当于所有伦敦居民半年的用水量。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全球制氢用水报告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制氢方式有绿氢(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灰氢(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氢)、棕氢等。氢气(以煤为原料气化产生氢气)。 )、蓝氢(在灰氢的基础上增加了CCUS链接)。 报告指出,在上述四种制氢技术中,绿氢(质子交换膜电解)的平均用水强度最低,每生产一公斤氢气平均消耗17.5升水,其次是灰氢、蓝氢和氢能。棕色氢。

对比不同制氢方式的耗水量,绿氢无疑是一种更加节水的制氢方式。 报告还通过模拟指出,随着绿氢制造技术的进步,未来电解效率每提高1%,绿氢的用水量可减少约2%。

总体而言,由于氢能生产消耗的水量并不大,因此水消耗的比例对于整个国家或整个能源行业来说并不重要。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年抽取用于制氢的淡水量为22亿立方米,仅占能源领域取水总量的0.6%。

但如果重点关注氢能产能密集的局部地区,水资源的消耗将会变得严重。 《报告》发现,目前全球绿氢和蓝氢(运营中和规划中)产能的35%以上位于水压较高的地区。 中国、欧盟、美国等G20国家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压力。

其中,我国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拥有全国80%以上的煤化工厂。 它还拥有全国80%以上的煤制氢产能。 然而,该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不到4%。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因此,报告指出,发展耗水量高的煤制氢将持续增加当地水负担。 如果煤制氢厂增加CCUS以减少碳排放,将进一步大幅增加用水需求。

对此,报告建议,如果要在黄河流域继续发展氢能,低水耗的绿氢将是最佳选择。 报告中测算,如果黄河流域采用SMR+CCUS、碱性电解或两者混合替代煤制氢,将棕氢转化为绿氢,可提取的水量同时增加氢气产量增加11%。 减少 28%,用水量减少 20%。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