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氢动未来”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召开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如果5大示范城市群全部开放,成为全球氢燃料汽车示范区,将引发高质量竞争。” 万钢表示,希望各示范城市群相互联动、各尽所能。 他认为,当前电动汽车行业的景象也将出现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氢能和燃料电池是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施路径。 苟平指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逐步扩大,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下一步要加快燃料电池汽车高质量发展。

“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为契机,共同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创新,连接‘氢能高速公路’,逐步打造‘氢能走廊’,形成综合性、大...打造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标杆氢能重大示范工程,探索氢能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模式,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贡献。”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万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12月1日,以“示范引领氢能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正式召开。 会上,来自政产学研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解读氢燃料电池汽车当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模范城市群”助力打造产业链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氢能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氢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载体。 对此,万钢表示,“这两点的定位非常准确,也明确了未来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氢能制造,以及产业链和相关应用领域。”

在此背景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累计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18197辆,仅次于韩国的3.4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累计建成加氢站417座,位居全球第一。 ,较2022年底增加63个。

难能可贵的是,“我国现已形成涵盖生产、储存、运输、加工、使用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完整氢能源燃料汽车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氢燃料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之一。

欧阳明高表示,以氢能交通为先导,氢能示范正在向多个领域拓展。 “从最初的燃料电池客车到轻轨车辆,再到已经具备经济条件的冷藏车,我们现在的重点是燃料电池重卡。”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示范城市群的带动作用。 “通过全国5大城市群、41个城市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围绕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集群。” 万钢表示,未来希望培养一批整车、总成、零部件、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 骨干企业和专精深企业。

据了解,财政部等五部门已批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5大城市群2021年开展示范工作,共有41个城市启动示范工作。 四年示范期内,五个城市群计划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5万辆以上,建设加氢站500座以上。

“如果5大示范城市群全部开放,成为全球氢燃料汽车示范区,将引发高质量竞争。” 万钢表示,希望各示范城市群相互联动、各尽所能。 他认为,当前电动汽车行业的景象也将出现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当然,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面临一些挑战。 万钢表示,首先,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的价格较高; 其次,氢燃料运输环节薄弱,自行车运输量不足; 三是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膜电极等基础工业技术亟待突破。 最后,车辆经济性、耐用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高质量发展

“对于五大示范城市群来说,推进大规模氢燃料长途运输项目值得考虑。” 万钢表示,目前短距离氢气管道已经开始建设,但这些还只是毛细血管。 它们需要由短转为长。 只有逐步将它们连接起来,特别是与西部大型输氢管道连接起来,才能最终解决输氢问题。

欧阳明高还表示,氢能的战略价值已经得到认可,急需开发的是商业价值,这是当前的关键。 “我们要以过剩绿色电力资源低成本制氢为源头,以多元化、规模化商业示范应用场景为龙头,带动整个绿色氢产业链的发展。”

氢能和燃料电池是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施路径。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平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产业发展正在加快,下一步要加快推进燃料电池汽车高质量发展。”

苟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在苟平看来,一是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顺应全球能源变化和低碳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企业“提问者”、“标记者”和“应用者”作用,加强氢能领域目标导向基础研究。 加强原创和引领科技公关,着力打造氢能领域原创技术源泉,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和产业联动。高校、科研院所,突破材料和关键零部件。 零部件检验检测、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技术,以优质氢能发展赋能交通、工业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以完善氢能供应体系为重点,实施央企产业振兴行动,优化氢能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加快建设覆盖生产、储存的全链条氢能供应体系、输送和使用,有序推广氢能。 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制氢设施,推动在应用规模较大的地方建立制氢基地,开展多种方式探索试验,统筹规划建设加氢站,探索战略制氢一体化新模式,储氢、加氢,有效降低氢气成本。

三是着力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央企市场和场景优势,加强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为基础的氢能高速网络体系建设,强化高层次多层次合作。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特点和技术需求来分类燃料电池。 汽车产品开发将得到改进和加强; 在车辆供应端,公司将加强中长途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推广应用,推动中国联通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