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同质化产能过剩监管部门如何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价格战的背后往往是市场争夺战,光伏行业也不例外。 当前,光伏行业持续扩产,非光伏企业跨界涌入,加剧了同质化产能过剩

在光伏全产业链产能过剩、上下游环节价格下跌、组件价格跌破1元/瓦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才能度过市场周期? 如何保证产品在生命周期内安全稳定运行? 新一轮洗牌即将来临。 监管部门将如何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11月15日在能源可持续发展大会暨全球清洁能源创新博览会期间进行了采访。

隆基绿能中国区总裁刘玉玺告诉记者,面对低价竞争,隆基并没有采取激进的行动。 尽管市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这一选择符合隆基一贯稳健的作风。

“竞争中无节制的降本带来了尺寸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薄以及各种封装材料、功率标准虚假、组件裂纹等问题。现在市场上的组件价格已经逼近甚至跌破1元/瓦,远低于成本价,但这样的成本降低能否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能否保证产品30年生命周期的安全,可能会被忽视。” 刘玉玺提醒,“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在现有的最低价竞价规则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被迫生产低质低价的产品,造成劣币驱逐的后果。”好钱。”

在能源可持续发展大会期间举办的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政策规划部主任曾凯文提出,光伏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优秀企业应该依靠技术布局来跨越周期,单纯的价格战是难以为继的。 “我们希望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传递给光伏产业链,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这是每一位光伏从业者的使命和责任。”

光伏行业分析师杜嘉恩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组件价格已接近产品成本价格,厂商已经没有利润空间,高效技术正在加速渗透,组件产品需要兼顾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招标中的中标价或中标价不得低于成本价,但现实情况是,部分光伏招标单位“唯价”,导致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成本价。 刘玉玺称:“目前的公开招标形成了鼓励低价的机制,导致光伏组件跌破成本价,导致行业陷入质量低劣、产能同质化的价格战,无法保证安全。”模块的整个生命周期。 可靠高效的发电性能必然会给下游电站和电力安全带来隐患。”

刘玉玺强调,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同时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变的主题。 “为了参与低价竞争而牺牲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的做法并不可取。近期元器件报价的下降并不会让整个产业链盈利。除了造成产品质量低下之外,还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失去了投资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

据了解,目前部分央企正在优化招标策略,消除“低价中标”的隐患。 例如采用“合理均价基准差靶心法”。 以“靶心平均价”为基础,在所有有效投标中剔除最高价和最低价,以平均值作为基准价,确保以合理价格中标。 另外,参照其他行业针对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采取的“成本限价招标办法”,当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价时,投标无效。

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刘玉玺建议,鼓励科技创新,让光伏产业重回我国光伏竞争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赛道,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做细做精。精细化,形成差异化、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 “鼓励持续技术创新的企业发展战略,产业链将投入更多精力探索行业前沿技术,从而助力中国光伏产业持续领先世界。”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