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松绑有助于推动氢能产业快速进步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探索放宽可再生能源制氢危险化学品许可政策,如河北、沉阳、辽宁、吉林等地。 绿色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化站不再需要在化工园区建设,不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业内认为,此举有利于降低当地制氢成本,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地区政策放松对制氢的限制

近年来,业界一直呼吁将氢的管理从“危险化学品”调整为“能源产品”。 由于政策限制,制氢必须放在化工园区,限制了氢能的应用场景。 而且,“危险化学品”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氢成本,也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

此前,制氢之所以需要进入化工园区,是因为国家需要对老产业进行重组。 将靠近城市人口密集区的老旧分散化工生产企业搬迁至标准化化工园区,新项目也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入园。 作为危险化学品,氢气的制造过程(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也被列为化工项目,必须纳入化工园区统一管理。

但化工园区因等级、功能设置、环保或安全能力等诸多因素,在制氢设施建设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我国化工园区全国分布不均,导致氢气供需不匹配。 用氢地区不产生或产生很少的氢气; 产氢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落后,缺乏示范运营条件。

而且由于氢气属于危险化学品,虽然多地陆续出台了鼓励加氢站建设的政策,但在危化品产业园区外建设加氢站的实际成本非常高。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和使用规模的扩大,氢作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限制与日益增长的加氢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车多站少”和“加氢不方便”,加氢需求不能完全满足的现象将更加明显。

因此,不少业内专家呼吁制氢加氢是否可以参照天然气的管理办法,即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差异化管理(天然气作为工业原料和能源的管理办法是不同。作为能源使用时,管理方法不同。更容易管理或操作)。

随着国家明确氢能源属性,近年来氢产业管理政策逐渐宽松。 目前,全国多地已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色制氢项目和一体化制氢加氢站。

从上述政策来看,吉林省、河北省、山东省、沉阳大东区、辽宁等地,化工园区外制氢不限于制氢加氢站一体化模式,明确规定为绿色制氢项目及制氢加氢一体化。 站、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的规模尚未受到本管理办法的限制。 与此同时,吉林省、河北省、辽宁省沉阳市大东区明确绿色氢能生产无需安全生产许可证,规定大幅降低了绿色氢能制造的合规门槛。

从地方政策相关内容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政府放宽氢能产业管理政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政策“松动”有利于打破氢能发展制约

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有助于解决氢源、安全以及整体储运成本等挑战。 绿色制氢不需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这将进一步帮助氢能产业逐步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发展。 驶入发展快车道。

业内专家认为,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可以让制氢靠近应用端进行,可以降低储存和运输成本; 减少氢气在不同储存容器之间的转移,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制氢项目建设,增加氢气来源。

而且氢气作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涉及较高的投资、土地、审批等环节,使得绿氢项目的建设成本非常高。 而且其生产、使用场地有严格限制,审批程序也十分复杂。 氢能项目繁琐复杂,建设缓慢。 放宽限制绿氢生产的危险化学品许可证,将有助于打破对绿氢发展的限制,降低各种建设成本。

随着“破冰”政策的逐步落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瓶颈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突破。 使用氢气的困难和费用可能会成为过去。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