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具有以下4个重要特征: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建设新型电力体系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也是新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行动。

新型电力系统具有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灵活智能、智能集成四大重要特征。 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灵活机动是重要支撑,智能集成是基本保障。 它们共同构建了新电力体系的总体框架。

在此体系下,新电力体系还将实现功能定位、供给结构、体系形态、调度体系四个方面的变化。

从功能定位看,已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向引领产业升级转变。 其中,有两个关键功能。 一是积极推进电力绿色转型,大力实施电能替代; 二是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电力融合发展,积极拓展新能源消费应用新场景,通过创新产业链、价值链引领产业升级。

从供给结构看,从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向新能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据测算,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2060年将达到80%以上,新能源将逐步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主力军。

从系统形态来看,由原来的源、网络、负载三要素转变为源、网络、负载、存储四要素。 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电力支撑、提高系统调节能力、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储能规模化发展已成为新型电力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 同时,电网也将呈现大电网与分布式电网兼容共存的新格局。

从调度系统的角度来看,随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储能电源的接入,电力调度将从原来的源荷动态交互向源、荷、电多智能交互转变。网络、负载和存储。

今年6月发布的《新型电力体系发展蓝皮书》提出了新型电力体系“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即从现在到2030年的加速转型期; 总体形成期为2030年至2045年; 以及巩固和提高期。 ,从 2045 年到 2060 年。

蓝皮书还明确了各阶段的重点任务。 以电力供给侧为例,加速转型时期,新能源将逐步成为电力增量的中流砥柱,而煤电作为支撑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电力安全的压舱石。 总体形成期,新能源逐渐成为装机主体,煤电加快清洁低碳转型。 巩固提升期间,新能源将逐步成为电力结构的主体,消费侧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将深度融合利用。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