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应迎来“大考”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为保障能源供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及早作出部署部署,要求加大资源支持力度,确保煤电稳定供应。气体。

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11月10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变电站检修检测院工作人员在110kV太平哨变电站进行融冰电缆搭接及上流测试。 (徐志杰 摄)

初冬的福建沿海,碧波万顷,海风强劲。 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福建莆田南日海上风电场100台风力发电机随风旋转,满负荷时每天可发电960万千瓦时,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张兴表示,冬季用电高峰期间,全国最大用电负荷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1.4亿千瓦,增幅较大。 我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但部分地区面临一定压力。

针对东北地区雨雪冰冻造成停电等情况,国家电网制定了7个方面25项重点措施,全面梳理各级电网薄弱环节,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公司总部成立了供电保障领导小组牵头,各所属单位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按照“一区一案一省一策”落实供电保障措施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确保同类电源“一切需求结合”,深入挖掘跨地区、跨省通道输电潜力,做好做好省际错峰调余工作,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电量平衡。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冰雪冰冻天气,南方电网根据冰区分布图,实施231项配网防冰加固工程,整改冰区通道隐患3.8万余处,做好防冰工作。提前做好结冰和防冰准备工作。 。 面对近期南方地区供水偏少的情况,南方电网及时启动西部已完成检修的火电机组,加大全网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力度,持续优化网间调整。

张兴表示,目前,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但部分省份保障电力压力较大。 其中,云南缺电、内蒙古西部缺电。 此外,极端天气、主要流域来水、部分地区燃料安全等也存在不确定性。

电厂煤炭储存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生产现场鸟瞰图。 (崔龙摄)

煤炭是冬季用电高峰期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11月2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国家能源集团筑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电铲日夜作业,卡车轰鸣,运煤专列鸣响,向大江南北出发。长江。

截至11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10月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8742.6万吨,同比增加140.4万吨。 自产煤炭连续25个月保持在5000万吨的峰值水平。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中煤集团杜柴登煤矿生产的原煤经过洗选待用。 一列满载“煤炭保供”的“万吨列车”缓缓驶出。 每列列车编为105节车厢,每节车厢运载煤炭80吨。 到达曹妃甸港后,通过水路运输至南方电厂。

今年以来,中煤能源累计签订中长期动力煤合同1.48亿吨,占自产动力煤的90%,创历史新高。 1-10月,动力煤中长期合同安排率100%,为冬季保障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中国华能供热面积已突破10.2亿平方米。 在严寒的呼伦贝尔,子公司华能伊民煤电公司的员工在风雪中奋力拼搏。 除了保障东北和蒙古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外,他们还负责保障鄂温克自治旗内各单位及周边8000多名牧民的煤炭供应。

大秦铁路是一条全长653公里的“西煤东运”大动脉,西起山西省大同市,东至河北省秦皇岛市,承担着全国近五分之一的煤炭运输任务。铁路煤炭运输总量。

10月下旬,大秦铁路完成秋修精耕细作,为保障电力、煤炭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集中抢修工作结束,大秦铁路日运输量迅速反弹至120万吨以上。

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煤炭生产供应稳定有序,运输得到有效保障。 全国统一电厂煤炭储存量超过2亿吨,可用天数33天,创历史最高水平。

清洁供暖和“绿色”冬季

北方地区进入采暖季后,这段时间也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 如何让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同时也让“蓝天常在”? 能源行业不断探索提供清洁供暖的新方法。

11月15日,载运2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阿尔达夫纳”轮从卡塔尔起航,停靠在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码头。 目前,接收站LNG储罐总库容处于较高水平,并已启动为期5个月的高负荷供热模式,最高日产量4200万立方米。

作为国内首个500亿立方米大气区,中石油长庆油田今年以来共实施气井增产措施6.5万口,增产天然气超过25亿立方米,累计天然气产量421.88亿立方米,日产量增至1.46亿立方米。 米。

截至11月9日,中国石油储气设施注气量达171.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5.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今年注气目标,为确保天然气供应。

国家管网集团的输气管道就像连接千家万户的血管。 目前,管网系统已满负荷运转,确保不出现短缺、持续供应。 今冬明春采暖季,国家管道集团天然气管网资源量预计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 进口管道气、国产气、液化天然气出口、储气库天然气产量均有所增加。

中国石化也启动了地热供暖,900多个换热站已投入运行。 今冬明春采暖季,中国石化地热供暖能力将突破9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 可为北京、天津、陕西等11个省市62个市县超百万居民提供清洁供暖,并减少年度排放。 二氧化碳约为470万吨。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监测分析,确保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推动电网项目加快建设。” 张兴表示,还将充分发挥大电网整体配置能力,引导电力企业优化水库蓄能。 ,为北方地区提供清洁供暖,提高需求侧响应能力,保障重点用户民生用电。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