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汽车展馆内,记者注意到,首次亮相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是在福建厦门生产的。 首次亮相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在四川资阳生产。 这两款车的心脏,即动力系统,都来自广州。 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到中国投资发展氢能汽车、将核心技术落户中国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展商李河君:广州工厂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总投资85亿元,一期规划产能6500辆。 未来,我们的产品还将应用于客车、船舶、轨道交通、发电等领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转变,与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开放密不可分。 2020年,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持股限制。 现代汽车当年增资18亿元人民币,成为首家外资独资的内资商用车企业。 如今进博会上,广州生产的氢动力搭载在四川资阳生产的商用车上,充分表明了他们加速与中国市场接轨的决心。
展商李河建:六年来,通过参加展会,我们不断感受到中国市场的活力,及时看到中国市场的变化。 将展品变成商品,从参展商转变为投资者,是我们六年来最大的改变,也是我们对于中国市场不变的初心。
这家跨国车企也已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并在首届进博会上也开始展示氢能汽车。 眼前的这款氢燃料电池汽车与首届展会上展示的同样是最新产品,将于今年引入中国市场。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储氢罐数量从第一代的2个增加到3个,载氢量提升约20%,能耗降低约10%,续航里程可达近800公里。 今天,丰田不仅展示了氢能汽车,还全面展示了氢能制造、运输、储存等一系列应用场景。 重量更轻、容量更大的大型商用车储氢罐均在进博会上首次亮相。
展商董长征:连续六届进博会,我们都把氢能源作为主要核心内容。 具体来说,我们首届进博会只是展现了氢能社会的愿景。 通过过去六年的时间以及与中国合作伙伴的讨论,我们逐渐确定了一条以商用车为主、与乘用车共同推广的氢能源路线。
在混合动力发动机展品前,董长征感慨地告诉记者,很多年前,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进口到中国,并没有与中国合作伙伴共享。 如今,中国氢能汽车的发展不能走老路。
展商董长征:基于此,在氢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率先开放专利,寻找更多的中国合作伙伴。 尤其是推广氢能源这一新业务,我们必须与中国合作伙伴合作。 只有与大家合作,实现共赢,才能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北京亦庄,丰田在华投资建设的氢燃料电池项目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丰田与一汽、东风、广汽等国内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 未来,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先进技术应同步引入国内。
进博会上,宝马、博世等外资企业也瞄准了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这套氢燃料动力系统是宝马20多年来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成果。 安装在这辆车上,最大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储氢罐加满仅需3至4分钟。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23年我国氢能应用市场将开始领先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量增速将成为全球领先。 透过进博会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在带动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