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对外国补贴审查中方:不满和反对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当地时间周二,一位欧盟官员对路透表示,在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采取行动后,中方担心欧盟会立即对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行业采取惩罚措施,并将这一提议解读为欧盟继续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采取的措施。中国。 有关措施的决定已是“已成定局”。 他承认,“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调查已经有点令人震惊,因为这是在政治演讲中宣布的,而且语气与传统的公开方式不同。”

但具体在风能领域,该官员表示,欧盟委员会现阶段缺乏“确凿且充分的证据”来推进进一步调查。 他们收到的报告和发现的迹象只能表明财务存在一些“可疑”。 ”。

例如,报道称,中国风电企业允许延期付款,可以在发电后付款。 “但是,欧洲大型风电生产商不可能在项目正式发电五六年之前不收取项目费用。 这会让付款人感到困惑,但不能作为证明确实存在贸易违法行为的决定性证据。”

该官员还表示,虽然欧盟风电产业也受到美国去年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的冲击,但欧盟仍然认为来自亚洲的竞争使其清洁能源产业面临更大风险。

“这种一揽子计划并不是欧盟委员会经常采取的措施。我们的一颗闪亮的珍珠正处于危险之中,我们需要尽一切努力确保这仍然是欧洲的故事,”他说。

路透社随后也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当天正式提出欧洲风电行动计划,其中包括通过出口信贷机构和欧洲投资银行加强财政支持、加快项目审批、审查外国补贴、改进拍卖设计以及为风电项目提供支持等。采购。 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新的非价格标准立法。

据悉,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以风能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应至少满足其能源需求的42.5%,但他们目前未能实现到2030年将风力发电容量从204吉瓦增加的目标(GW)到2022年。)将增加到500GW以上。

欧盟能源委员卡德里·西姆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帮助促进外国市场准入。我们将通过使用贸易保护工具和贸易协定来加强欧盟风能行业的竞争力并推进正在进行的谈判”以达成新的协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我国风电发展势头强劲,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超越欧盟,占据榜首。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量为64.3吉瓦,其中欧洲约占47%,而亚太地区将以近53%超过欧洲。 其中,仅中国就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近49%。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虽然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激增,但欧洲企业却因成本上升和供应链中断而失去了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的地位。 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更替。

除海上风电外,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链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产量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二以上,远销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上半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0%以上来自我国。 目前,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89亿千瓦。

此外,中国在产业链上也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 全球风能理事会此前警告称,中国对海上风电项目的一些关键部件拥有约70%的市场控制权,这意味着“欧盟和美国提出的限制性贸易政策看起来肯定会遇到瓶颈。” ”

尽管欧盟内部有人呼吁对风力涡轮机部件进行类似调查,但一些人表示担心欧盟担心“报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表示:“他们已经认为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演讲中宣布的一些事情太过分了,中国可以消化电动汽车市场并适应反补贴形势。如果我们再加一个风电调查,他们可能会生气。”

德国《商报》也分析指出,欧盟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被证明不仅没有保护作用,而且得不偿失。 欧盟此前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补贴调查就是前车之鉴。 据报道,2013年至2018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保护性关税,但效果并不显着。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仍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欧盟也瞄准了中国钢铁行业。 10月12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欧盟长期以来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实施数年广受全球诟病的钢铁保障措施,多项60多项各国和地区对钢铁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欧盟钢铁市场已成为全球贸易壁垒较多、产品价格较高的市场之一。

中方认为,欧方上述行为扰乱国际贸易秩序,推高下游生产成本,影响消费者利益,不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不利于长远发展。地方产业发展和市场健康运行。 中方一贯主张合理、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坚决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我们将密切关注欧盟的后续行动。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