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4,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世银根据公共政策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如下(以下内容根据公开报道整理,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1.《佛山市高明区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
到2025年,适时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邮轮,打造“西江氢城”旅游品牌,推广5艘以上邮轮。 到2030年,推广氢能邮轮20艘以上,将高明区建设成为“中国氢城”。
2.《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2020-2030年)》
2020年至2022年,加快燃料电池轨道交通、港口机械、船舶和分布式发电设备产业布局; 2023年至2025年,燃料电池轨道交通、港口机械、船舶和分布式发电设备产业将实现突破。
3.《舟山市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到2022年,将建造10艘以上新建或改造船舶; 到2025年,将建造50多艘新建或翻新船舶。
4.《辽宁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到2025年,燃料电池船舶数量将达到50艘以上; 到2035年,全省燃料电池船舶数量将达到1500艘以上。
5.《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到2025年,氢动力船舶将不少于10艘。
6.《江西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
到2025年,一批氢动力船舶将投入运营。
7.《宜昌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
到2025年,宜昌将拥有2艘氢能源船舶,建设4个氢能源港口示范项目; 到2035年,宜昌将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央氢谷”。
8.《无锡市氢能及储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到2025年,将有10艘以上氢能源船舶投入运营。
9.《湖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
力争到2027年应用推广30艘氢燃料电池船舶; 到2035年,力争湖州景区观光船氢燃料动力全覆盖,内河航运氢燃料电池船舶覆盖率力争达到50%。
10.《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
到2025年,全市燃料电池船舶数量将达到2艘以上; 到2030年,全市燃料电池船舶数量将达到30艘以上。
氢能船舶政策补贴
1.《关于全面推进“电气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
对省级电动船舶示范项目(含新建、改造),按已交付船舶动力电池(含氢燃料电池)总价的40%给予补贴,单艘最高补贴1000万元。船舶(其中第一批省级示范项目按60%补贴,单船最高补贴1500万元),补贴由船厂、动力总成制造商或项目总承包商申请。
2.《湖南省促进水运发展政策措施》
鼓励船舶应用新能源,对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柴油双动力、电动、氢气等新能源客货船等新能源客货船给予奖励和补贴。 客船奖励补贴规则为:主机总功率10千瓦及以下,奖金11000元/千瓦; 主机总功率11千瓦至30千瓦,奖金1万元/千瓦; 主机总功率31千瓦至50千瓦,补贴0.9万元/千瓦; 主机总功率51千瓦至100千瓦,补贴8000元/千瓦; 主机总功率100千瓦以上,补贴7000元/千瓦。 货船奖励补贴细则为:单船载货1000-2000吨的,每艘奖励2-300万元; 载运货物2001-5000吨的,奖励3-500万元; 单船载货量5001-8000吨的,给予奖励A补贴5-800万元; 单船载货量8000吨以上的,给予8至1200万元补贴; 补贴金额将根据货物吨位插值。
3.《大连市推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若干政策》
鼓励船舶企业开发建造绿色能源船舶。 对大连造船企业建造并在大连投入运营的氢动力船舶,给予总造价15%、最高100万元的财政补贴。
与巨大的航运市场前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氢能源船舶的实施案例并不多。 相关企业表示,目前氢能船舶示范运营困难的核心问题是配套基础设施和电力系统的成本。
加油站问题。 据世银统计,我国已建成加氢站400余座(包括已拆除和部分内部加氢站)。 这些现有加氢站如何为氢能船舶的部署提供良好的基础并有效降低成本? 满足该市场巨大需求的氢应用成本将成为该市场应用示范开展的难点。
电池寿命问题。 目前成熟且经济实惠的海洋储氢技术是高压储氢。 但储氢体积能量密度较低,储氢容量有限,单次航程续航能力有限。 需要开发新的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氢源技术,以满足未来远程船舶的需求。
成本问题。 目前燃料电池各部件国产化率已经很高,成本不断降低,但相对于柴油动力来说仍然较高。 目前氢气船的建造成本是传统柴油船的两倍以上。 另一方面,燃料使用成本也很高。 目前国内氢气加注成本约为55-60元/公斤。 初步预计氢气在30元/公斤以下时将与柴油基本持平。 随着海上风电制氢的发展以及灰氢的充分利用,未来氢气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寿命问题。 从内河船舶的全生命周期来看,现有的燃料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需要更换一到两次,这增加了船舶的运营成本和难度,从船东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
尽管前方仍存在障碍,但毫无疑问,氢燃料电池在海洋领域的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国产氢能源船舶时代的到来也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