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李振国在“国家武器——碳中和之路”主题论坛上发表了““绿色电力”+“绿氢”助力碳中和”的主题演讲。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即将失控的风险,“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转向全球行动。 今年迪拜COP28会议上,119个国家承诺实现“三重可再生能源”目标,即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至目前水平的约三倍。
但可持续能源体系需要解决能源安全、能源公平和环境可持续的“三难困境”。 光伏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放大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石英矿(硅材料)到光伏组件,每瓦直接能耗仅为0.4千瓦时左右,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30年)每瓦发电量约为45千瓦时。 从 0.4 到 45,光伏发电最终产生的能源效益是其生产消耗的 100 倍。
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光伏发电成本近十年下降了90%,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但统计显示,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左右。 其中,石化、有色金属、钢铁、建材、航空和交通等领域约占总排放量的60%,电力系统碳排放量约占总碳排放量的40%。 其中,有一些行业无法通过电气化来脱碳。
李振国表示,绿氢将成为深度脱碳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在《符合气候目标的氢能部署指导原则》中强调,可再生能源制氢是所有制氢路径中与实现1.5℃温控目标严格一致的唯一选择。 基于此,隆基绿能积极与中石化、国家电投、中国三峡、中广核等大型央企合作,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 以中石化库车万吨级绿氢示范项目为例。 该项目是隆基绿能坚持“四个1”标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示范项目。 首家完成IGBT实证测试、首家完成“四对一”大型制氢系统实证测试、首家完成85天设备供货、首家完成指导安装并成功制取稳定的氢气。
目前,绿氢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仍不足1%,而通过煤炭或天然气制氢获得的灰氢占比高达96%。 因此,如何在绿色制氢过程中实现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已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此,隆基绿能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系统解决方案——“绿电”+“绿氢”,解决了绿氢项目经济测算难、最佳方案选择难、适应波动的电力的困难。 四大痛点是复杂工况下难以顺利运行。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技术公司,隆基绿能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李振国希望共同打造碳中和生态系统,共同推动碳中和的实现。
论坛上,李振国还参加了“碳中和经济生态伙伴计划”启动仪式。 该计划将招募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领域的尖端企业。 依托清华大学深厚的学术积累,围绕政策分析、产业研究、创新实践等方面,在“碳中和”领域开展互学互鉴、共建。 活动帮助企业构建理论体系,把握发展趋势,共享平台资源,提升“中和”能力,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注入活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据了解,2023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石化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协办。 论坛设有三个主题论坛,分别是国家重要武器——碳中和之路、透明——科技创新之道、同行——共建“零碳”未来。 邀请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共商绿色低碳发展大计,共同探索双碳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