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近日,咨询机构Wood 风电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陆上风电2023》(《中国陆上风电市场展望2023》)。 报告提到,未来十年,中国陆上风电市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将超过77%。 预测期内,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59GW。
这份报告显示了对陆上风电市场的乐观态度。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风电市场的增长仍将依赖陆上风电?
现实情况是,我国正在掀起海上风电开发浪潮,风电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也都将海上风电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 重要原因之一是“良好的陆上风资源已基本得到开发”。
从数据来看,根据陆地上距地面10米高度的数据测算,全国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32.26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陆地风能储量为2.53亿千瓦,而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高达7.5亿千瓦,约为前者的三倍,而且这还不包括风能资源更为丰富的深海。
无论从资源禀赋、发展方向还是发展程度来看,未来国内风电增量都应该来自海上,伍德麦肯齐的观点有些令人意外。
增量从何而来?
伍德麦肯齐表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目标是中短期内中国陆上风电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目标于去年6月正式提出。 当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显示,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均翻倍。
根据《规划》要求,到2025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00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81GW。 2023年至2025年,平均每年需要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65GW。
为实现安装目标,《方案》还提出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明确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鸡子湾、河北北部、松辽、新疆、黄河下游陆上新能源基地7个,西藏东南部及川、云、贵、广西2个综合水、风、光基地,海上5个风电基地集群。
Wood 表示,在陆上风电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已经释放了超过530GW的管道项目,以支持市场的持续增长。
同时,伍德麦肯齐还特别指出,“十四五”期间,预计将有65GW大型风电基地项目并网发电。
在《规划》指导下,“十四五”以来,我国加快以沙漠、戈壁、沙区为重点的大型基地建设。 目前,第一批大型基地项目已进入生产高峰期,第二批大型基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第三批大型基地项目名单已编制下发。
不久前,12月10日,国内最大的已投运陆上风电基地满负荷投产。 该基地位于内蒙古兴安盟,共安装风力发电机组701台,容量达300万千瓦。
除了大型风电基地主导的新增市场外,伍德麦肯齐还提出,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还来自风电改造市场。
本世纪以来,我国风电逐步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总体装机容量呈现扩张趋势。 如今,它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按照风电机组20年的设计寿命计算,早期投入运行的风电机组已经面临退役。
此外,由于风机技术限制,我国最初投资的风机容量较小,甚至不足1兆瓦,风能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与此同时,前期投资的风机也面临运维成本高、安全稳定性等诸多问题。
因此,风电场的技术改造变得十分紧迫,市场潜力巨大。
2022年底,建恒认证中心等联合发布的《中国风电场技术改造升级白皮书》显示,综合考虑累计装机容量、机型占比和运行时间,不排除装机容量从已完成技改的风电机组来看,目前我国老旧风电场(1.5MW及以下)潜在机组置换空间接近100GW,现有急需空间(运行10年以上)改造规模约为75GW。
Wood 表示,陆上风电翻新市场中长期将呈现强劲增长。 预测期内将翻新近62GW的旧风机,帮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翻新市场。
分布式风电潜力巨大
在中国,陆上风电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潜在市场——分布式风电。
陆上集中式风电、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被誉为推动国内风电规模化发展的“三驾马车”。 但目前来看,无论是陆上集中式风电还是海上风电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却显得相当平静。
中国风能协会(CWEA)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内分布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约1000万千瓦。 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规模不大,仅为1344万千瓦。
但分布式风电的市场空间也不容小觑。
中国风能协会测算,中国约有69万个行政村。 如果其中有10万个村庄,在田野、村屋前后、乡村道路等零星土地上找200平方米安装2台5台1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全国可实现风电装机容量10亿千瓦。
此外,大型基地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分散式风电更适合在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东南、中部和南部地区发展,也补充了区域空间。
但受某些因素限制,分布式风电发展始终难以实现关键突破。
政策方面,早在2021年,国家能源局就提出了“千村万村治风计划”,旨在大力发展分布式风电。 然而,到了2022年,虽然“千村万村驾风计划”的呼声很大,但仍然没有正式文件发布; 今年8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陈永生在一次会议中提到: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千乡十编制了“风行动”方案,征求各方意见。 将根据本次论坛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积极推动实施。
支持政策迟迟落地的背后,是分散式风电发展面临的独特制约。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分散式风电规模虽然远小于集中式风电,但过程同样复杂。 前期研究、规划、选址、测风、可行性研究、报批等环节一个不缺。 即便只安装一台或两台风力发电机组,该项目仍需经过一套完整的审批程序。
另一方面,在土地获取和使用方面,集中式风电项目基本可以在国家或省级层面推广。 但对于分散式风电项目,由于涉及土地权属的单位较多,审批变得异常复杂。 另外还存在并网等问题,成为制约分布式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然,不可否认,目前分散式风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和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 从盈利能力来看,去中心化项目和中心化项目没有太大区别; 从技术上来说,低风速风力发电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因此,我们有理由对分散式风电市场的未来增长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