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1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风电:瓜州绿色能源的未来
随着全球减少碳排放和对化石燃料依赖的需求增加,绿色能源日益成为引领未来的关键; 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构建本地区新能源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之一。 。
甘肃省瓜州县地处“三北”地区,地处茫茫戈壁滩。 因其丰富的风能资源而被誉为“世界风银行”。 年风能有效利用小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一年一度”。 “风从春天吹到冬天”,它是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 目前,瓜州县风电装机容量950万千瓦,占甘肃省风电总装机容量的46%。 先后被评为“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县”。 县”荣誉。
风电场概况
甘肃瓜州宝丰175万千瓦风电项目通过自建的“风、光、储”一体化系统,生产输出“绿色电力”。 沙格黄基地是第二批国家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 这也是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共安装333台5.27MW风电机组。
申达集团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承接了88台机组的安装工作。 吊装作为风电工程的关键环节,需要周密的施工组织、高效的团队配合和精湛的技术。 申达集团的参与无疑为瓜州宝丰风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双保险”。
安全生产月活动
申达集团攻坚克难的“法宝”
88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吊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单个工作面需要多台起重机协同作业。 考虑到气候、地形、风速等多重自然因素,还需要一支高度专业的施工队伍。 申达集团为此组织了180多名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动用了3台1000吨、1台800吨履带式起重机,共4个工作面进行施工,确保整个吊装过程顺利进行。
作业中的1000吨履带式起重机
“风大的时候干活难,风小的时候干活难,无风的时候干活也难。” 瓜州宝丰风电项目总负责人顾万义说。
瓜州地区的风速常年维持在7-8m/s,对风机吊装工作十分不利。 由于施工时间窗口有限,时间显得尤为宝贵。 如果稍有延迟,就很难预测下次风停的时间。 这不仅会影响某个工作面的进度,还会延误整个工程的调试时间。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必须坚决亮剑。” 军人出身的顾万一将“磨剑精神”贯彻到了建设中。 面对西北狂风,项目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基于团队熟练的配合,三个主工区的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和施工安排,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顾万一(右)在项目现场
当被问及项目为何取得如此成绩时,顾万一多次表示,“永不服输,勇于挑战!”。
“这是整个项目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综合战斗力’非常强,因为我们有上帝伟大精神的指引!”他说,“180多人拧成了一根绳子,而每个工作面都有‘老兵在传授经验,年轻人在一线,既有经验的支撑,又有攻坚克难的力量,所向披靡!
21小时,申达集团陆上装机量实现新突破!
“人车合一”是申达集团的建设优势之一。
考虑到风电专用主吊市场价值较高,业内部分施工单位选择租赁主吊完成作业。 主吊司机与施工队伍默契差,磨合期长,难以保证施工指令执行的准确性。
风速好的时候,包括主吊转场和传动链装配在内,行业内平均吊装时间约为48-72小时。 借助“人车合一”优势,申达瓜州项目部仅用21小时就完成了#213风机吊装,打破了申达集团濮阳南乐单机24小时吊装记录风电项目。
“更快”并不意味着放弃安全和质量。
第二作业区生产经理赵伟带领团队根据以往施工经验,认真梳理了机组整个吊装流程,并在各机位吊装前进行了宣传落实,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控。
赵伟开车来到作业面
此外,赵薇还注重团队中各个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叶轮对接时,在地面指挥、吊装指挥、主吊司机、高空作业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最快5分钟即可完成叶轮对中,大大减少了叶轮停留的影响长时间处于高海拔地区。 风险来了。
除了精湛的技术因素外,人的因素也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一环。
高空作业人员往往距离地面数百米。 为了避免压缩有限的施工时间,他们往往提前准备一天的食物,登山时随身携带。 等他们吃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温度。 正是这种个人的“牺牲”精神,无形中促进了整个团队韧性的提升和战斗力的进化。
吊装现场
不因难而不愿做事,不畏重任,这就是伟大精神和“大速度”的基石。
第二个工作面上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刷新申达纪录的21小时单机吊装时间并非“一日之功”。 这背后是申达集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更是全体员工的共同感受。 努力; 从方案设计到现场施工,从安全管理到应急处置,申达集团始终将高标准、严要求融入到每一个细节。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尽责于行
风电工程规模庞大、环境复杂,使得安全始终是风机吊装工作的首要关注点。
“安全意识到位、安全责任到位、现场监管到位、安全行动落实到位。” 安全总监朱惠明强调,“效率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安全!”
朱惠明正在进行安全检查
申达集团对安全的重视从未放松。 项目伊始,申达集团就组织员工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 特别是考虑到瓜州地区风速大、地形复杂,6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项目部专门组织了专项应急处置培训。
此外,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上午的军训不仅端正了队伍精神面貌,还强化了安全意识。 在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也让员工明白安全不是口号,而是必须落到实处。 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操作中。
申达始终坚持的军事化管理体系,为集团所服务的不同项目提供了同样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人员的规范管理; 施工过程中,不仅严格控制设备和技术,更注重员工。 安全意识培训,秉承“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我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不相信有打不倒的敌人! ”
申大铁军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汲取了敢打敢胜的精神。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敢于用刀剑与敌人对峙。 且不利。
随着88台风电机组全部吊装完成,神大集团在大型集中式风电领域的实力再次得到证实。 未来,申达将始终秉承“知责任、担责任、履责任”的理念,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更多风电场建设。 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创未来,在新能源领域探索更多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