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为科技定增完成异质结光伏组件产能已量产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0,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12月18日晚间,全威科技发布多份涉及公司人事变动、私募融资等公告。

据其定向增发相关公告显示,原计划向控股股东全威绿能定向增发资金由5.71亿元减少至3.5亿元。 本次定向增发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褚一帆将合计拥有全威科技36%的投票权。 对于本次定向增发,权威科技表示,有利于巩固褚一帆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从而保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促进公司稳定发展。

市场将此解读为公司控制权进一步集中,有利于提高异质结产能、降低制造成本。

资料显示,广东全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全威科技”)成立于2022年4月,前身为广东国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力科技”)。 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原来主营业务为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

2022年,通过股权收购,国力科技成为山东全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全威新能源”)第一大股东。 至此,国力科技正式进军光伏领域。 2023年3月,正式更名为广东全威科技有限公司。

在被正式收购之前,山东全威新能源已布局异质结电池5GW、异质结组件15GW、储能产能5GW。 今年3月,全威新能源3GW异质结组件全面投产; 6月,全威科技透露,其3GW异质结光伏组件产能已投入量产。

收购全威新能源后,全威科技顺势而为,聚焦异质结领域。 除此前的山东基地外,全威科技又投资120亿元建设安徽泗县基地。 据悉,该基地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

虽然通过收购光伏企业进入了行业门槛,但在如此涉及光伏行业,全威科技想要立足并不容易。 从全威科技的半年报中可以一窥端倪。

2023年上半年,全威科技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下降1.7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852.52万元,同比下降498.28%。 其中,光伏组件业务仅实现营收5500万元,但运营成本却接近6200万元,毛利率为-12.08%。 上半年组件产量38.11MW,销量36.19MW。

据华盛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介绍,目前华盛新能源异质结产品月出货量已达到500MW至600MW。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全威科技想要迎头赶上并快速站稳脚跟,就需要另辟蹊径。 招募市场上已有的光伏人才是明智之举。

4月11日,全威科技发布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聘任的公告,聘任CHIW NYET (中文名:卢日祥)、夏寒松、雷新月、刘聪为公司副总经理。 其中,卢日祥、夏寒松、雷新月均在光伏行业拥有深厚资历。

9月28日,全威科技公告称,董事长褚一凡辞去总经理职务,任命雷新跃为公司总经理。

12月18日晚,全威科技发布两份高管任命公告。 一是聘任张贵明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二是任命徐振英为公司财务总监。

笔者发现,新上任的财务总监徐振英也算得上是光伏领域的“元老”。 简历显示,徐振英此前曾担任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财务经理; 中力集团苏州腾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兼任江苏中利集团财务总监。

全威科技不仅委派光伏领域的人才到上述公司进行管理,还引进了光伏技术的核心人才。

南开大学光电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电池领域资深专家孙云教授近日加盟全威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

据全威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孙云教授自1987年起一直从事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器件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是我国最早从事薄膜太阳能的科学家之一细胞研究及产业化技术开发。 对薄膜电池材料、异质结电池结构和物理机制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开发有深入的了解。 在光伏和真空薄膜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