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5月,大冶市绿色电力及绿色制氢、储存、加工一体化氢能矿山建设项目一期开始制氢项目招标。 阳光氢能成功脱颖而出,拿下数套千平米电解槽,这也标志着全国首个地下洞穴储氢项目即将进入主体建设阶段。
国内大型洞穴储氢项目亟待攻克
从地质角度来看,地下地质结构适合储氢。 当能量过剩时,剩余的能量会转化为氢气,作为能量载体储存在地下,并在能源需求达到峰值时提取。 目前,我国主要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和各种电池等。 但这些都难以满足大容量、长期储能的需求。 地下储氢可满足长达数月的储能需求。 数据显示,枯竭油气藏储氢在经济上最可行(1.23美元/kgH2),其次是含水层(1.29美元/kgH2)、盐穴(1.61美元/kgH2)和岩洞(2.77美元/kgH2) 。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地下储氢。 大规模地下储氢研究始于2011年,主要受欧盟能源转型政策影响。 2012年,欧盟启动了一项研发项目。 法国、德国、荷兰、罗马尼亚、西班牙和英国等六个国家参与了这项研究,评估欧洲大规模地下储氢的潜力、商业模式、工程和经济可行性。 据悉,目前美国是地下盐穴储氢作业最多的国家。 德克萨斯州拥有三个盐穴储氢库,并新启动了GeoH2研究项目; 德国是地下储氢研究项目最多的国家。 国家。 但国内尚无地下储氢实验项目的先例。
根据国内煤炭使用规划,我国将于2025年开始减少煤炭使用量。届时,新能源消纳问题将日益严峻,特别是在未来全国用电量进一步增长的背景下。 氢储能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太瓦级储能容量、并且可以跨季节储存的储能技术。 未来储氢很可能多元化,大规模地下洞穴储氢也很重要。 戒指。 国内急需相关项目的示范和积累。 大冶地下洞穴储氢项目有望成为全国大型地下洞穴储氢示范研究的发令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