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9,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彭博新能源财经上海峰会是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未来能源领域的顶级行业盛会。 此次峰会吸引了600多位行业资深领袖、企业家、投资专家和政界人士分享真知灼见。 华盛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在峰会首日合作伙伴演讲中发表了《“双碳”时代最佳能源技术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华盛新能源的关键技术努力和战略布局如何应对3060目标,并向与会嘉宾重点介绍了异质结行业首款G12R矩形电池模组。
01
华盛受邀致辞,
以更好的产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光伏行业永恒的主题。 现阶段,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未来,光伏发电将占能源供应的50%-70%,帮助全球减少90%的碳排放,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7℃以内,确保全球发电成本降至1美分/千瓦时,并且转换效率有待提高。 光伏产品达到30%以上,目前预计效率达到30%以上,可以大规模、低成本生产。 异质结和异质结堆叠钙钛矿技术是最佳选择。
异质结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为29.2%,是最接近单结电池29.4%理论极限的技术。 它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生产的单结电池技术。 也是最终可以量产效率高达35%的异质结堆叠钙钛矿平台技术。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技术和工程方面挖掘这种完美PN结的发电潜力。” 徐晓华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1990年开始,无数研究机构、公司和团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华盛新能源最终在工程端找到了基本解决方案,实现了规模化、高-异质结技术的高效、低成本生产。”
华盛是异质结行业的引领者,也是异质结技术产业化最坚定的推动者。 目前,华盛已投产异质结产能12GW,累计出货量超过3GW。 今年9月,实现单月产品出货超300MW,实现全公司营业利润。 徐晓华透露,“预计11月出货量将达到500MW,这将是异质结技术的历史性时刻,代表着华盛在产业化和商业化上真正的成功。”
峰会上,徐晓华还向来宾介绍了华盛向全球发布的异质结矩形组件。 该系列组件响应业界一致认可的组件黄金尺寸,采用矩形硅片设计,基于异质结3.0双面微晶电池工艺。 这是异质结行业首个矩形硅片组件。 该新产品以更优的尺寸和效率设计,推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降本增效,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共赢。 “G12R矩形硅片组件代表了华升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意义重大。”
面对近期光伏行业面临的市场波动——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徐晓华表示:“光伏行业会持续发展,光伏企业必须在技术层面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同质化竞争中实现差异化。” 满足客户更好的价值需求,创造更好的产品价值。”
02
G12R新品首次亮相,
欢迎光R来到
28日下午,在华盛特别主办的主题午宴交流会上,珠穆朗玛峰系列G12R矩形硅片组件首次线下展出,正式与公众见面。 华盛新能源CTO王文京、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金磊、售前技术与产品支持总监洪阳、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业务总监陈泽兰出席主题交流会,并共同揭幕新款G12R产品。
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不仅代表了华盛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态度,也代表了华盛用更严格的行业标准来精炼产品。 三年历程,从400W到750W,从500MW到20GW,华盛一路前行。 谈及G12R产品的系统价值,洪扬表示,依托异质结电池天然双面结构的优势,新一代G12R能够展现出更好的成本优势和更高的经济价值,能够为异质结乃至整个行业带来效益。光伏产业。 带来新的价值。
在圆桌对话环节,王文京博士指出,矩形硅片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通过增大硅片尺寸,增大发电面积,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他进一步解释说,异质结非常适合制作矩形硅片:首先,异质结是板式器件,不是管式炉,其最大内部连接是方形的,不易造成内部腔体的浪费; 其次,大尺寸电池(即12英寸硅棒(11英寸硅棒)在拉晶过程中会产生循环位错,导致后续高温工艺中出现大量同心环,导致良率大幅下降,但异质结是低温工艺,不易生产。
金磊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他表示,异质结在海外市场非常受欢迎,华盛目前正在积极部署国际化团队,建设海外分支机构。 谈到未来的市场拓展,金磊表示,华盛未来将在海外进行深度布局,满足客户多样化、高价值的产品需求。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观众不断提出有关G12R技术和应用的问题,反响热烈。 这些担忧和回应无疑印证了华盛矩形硅片组件在异质结领域的巨大影响力。 如今,华盛G12R新品的推出,将推动异质结组件的标准化,为整个异质结产业链提供价值典范。
华盛始终相信,技术进步没有捷径,寻求突破和创新才是唯一出路。 在光伏周期的征程中,华盛不断披荆斩棘、不断创新,始终坚持技术领先,依靠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可靠、低碳、卓越的解决方案,为光伏发电做出贡献。中国和世界的脱碳目标。 贡献华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