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正式投运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核能供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1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市级核能供热项目——国家电投公司“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 烟台海阳核电站在为海阳市供热的同时,供热范围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跨区域互通、共享零碳热源。

▲图为海阳核电站“暖芯一号”厂房换热站。

据记者了解,本次供热可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万吨。 今冬明春采暖季,“暖和一号”总供暖面积将达到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的清洁取暖需求。

2019年开始,我国核能供热领域一步步迈出新步伐——首个核能商业供热启动、首座核能供热城市诞生、核能供热首次引入南方和东北地区、首个核能工业供热项目竣工。

可以说,从园区级到县级,再到跨区域,核能供热不断尝试并取得突破。

那么,作为首个跨地级城市的核能供热实践,除了跨越两个城市之外,“暖芯一号”第三期还有哪些创新实践呢?

从规模上看,全球最大单台核电机组抽汽供热项目竣工,再次刷新单台核电机组最大住宅供热面积新纪录。

技术方面,我们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并采用再热调节阀,自动控制高压缸排气压力,实现核能热电联产新模式。 我们开发了适合大规模提取加热的反应堆电热控制和核能热电联产。 开发了安全分析、大温差长距离换热等新技术,开发了抽汽压力控制设备、湿蒸汽流量测量装置、核电热电联产模拟器等新设备,有力支撑了顺利实施大规模跨区域核能供热。

合作方面,建立了“政府领导、企业行动、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三方跨区域沟通协调机制。 项目业主山东核电与海阳市、乳山市政府对接明确、分工协作,统一协调设计、施工、统一调试、运营,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山东核电负责技术研发、厂内供热机组改造及工程建设。 两国政府分别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征地协调、管网铺设、热源集散中心建设等工作。

在供热模式方面,我们打造了“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的供热新商业模式,坚持“居民供热价格不上涨,政府财政负担不增加”。增加,供热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影响。” 实现各方共赢,原则是为核电企业运营做出贡献,大幅提高生态环保效益。

2019年11月15日,国家电投公司“温核一号”一期“园区级”核能供热项目在海阳核电站投入运行,作为我国首个商业化核能供热项目。 被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业示范项目”。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投公司“暖核一号”“县级”核能供热项目二期投入运行。区域覆盖海阳整个城区,惠及20万居民,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级”核能供热项目,用“碳”为城市供暖。

据了解,核电站热电联产主要提取核电机组高压汽缸废蒸汽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输送给用户。 这个过程中只有热量传递,没有水交换,保证了核能供热的安全可靠。 “暖芯一号”投运以来,累计建成核能供热主网83公里、一级换热站11座,投资近40亿元。 累计提供零碳热量456万吉焦,替代原煤消耗39万吉焦。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万吨。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