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高盛认为,这一趋势可能会加速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之间的价格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该报告由高盛研究部亚太自然资源和清洁能源研究联席主管尼基尔·班达里( )撰写,分析了推动电池价格下降的多种因素。 研究指出,锂、镍和钴等电动汽车原材料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从2023年到2030年,电池组价格预计每年平均下降11%。
高盛研究预测,随着电池成本下降,电动汽车市场将在本世纪中期实现与内燃机汽车的总拥有成本持平,而无需政府补贴。 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的定价将更具竞争力,可能会促使更多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并推动电动汽车和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电动汽车市场最初受到世界各地政府政策的支持,但随着补贴的减少,全球渗透率正在从近期高点下降。 尽管如此,高盛分析师仍看好电动汽车市场过渡到新的消费者驱动阶段。
预计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2%跃升至2025年的17%,2030年和2040年分别达到35%和63%。
中国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的价格竞争力更加显着。 虽然大多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目前都亏本出售汽车,但随着电池价格下降和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这种情况预计将在本世纪中期发生改变。
此外,该报告还强调了新电池技术对电池价格下降的影响。 以钠电池为例。 由于锂价格高,该技术最初被视为一种备用解决方案。 但即使锂价下跌,相关行业企业仍指出钠电池保持成本优势,从而持续吸引行业关注。
比亚迪和江苏中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月分别公布了总投资高达100亿元的钠电池项目。 钠电池的低温性能、安全性能和资源丰富度超越传统锂电池,使其具备自主开发的能力。 目前,钠电池已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启动电池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另一项备受关注的固态电池技术,虽然在成本方面尚不具备显着优势,但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并且也被日本汽车制造商使用。企业是电动汽车领域竞争的关键。
丰田近日宣布其固态电池项目取得新进展,表明其生产速度已接近传统电池。 虽然制造固态电池面临挑战,例如需要避免受到空气湿度和氧气的影响以及确保电解质材料的紧密网格,但丰田表示,它已经找到了一种快速堆叠阴极/阳极电池层的方法。 尽管固态电池的初始成本较高,但它们在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方面的潜在改进使其成为重要的技术突破。
据我钢铁网数据,11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99.5%)最低报价13.9万元/吨,正式跌破14万大关,均价14.1万元/吨,高于之前的价格。 一个交易日再次下跌3500元。
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见顶59万元/吨,一度让下游汽车厂商“无奈涨价”。
但随着产能扩张和市场情绪降温,今年年初碳酸锂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二季度复苏后继续下跌,一年内跌幅超过75%,目前已跌至近两年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