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海陆同步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海工方面,广投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团队三季度顺利完成两台风机吊装,220kV海缆、陆缆、66kV海缆顺利下线发运。 经过数百名工人日夜奋战5个多月,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模块化海上升压站已经完工,并运往北部湾开始调试。 我们力争年底前成功将电力传回海上升压站。 陆上工程方面,该项目拟建设220kV陆上集中控制中心。 目前,电气大楼主体已封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正在稳步有序进行。
做好雨天准备,有效应对极端天气
为有效应对台风等极端天气,广投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团队根据风电施工、运维船舶的数量、类型、特点,提前科学布局和规划各船的避风水域。并结合北部湾海域特点,与海洋气象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信息畅通,气象信息发布及时,通过独立监测平台持续跟踪船舶动态,确保各类船舶动态。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及时疏散船舶。 项目建设团队共开展各类大风天气防范行动4次,累计疏散船舶30余艘、人员500余人,有效提高了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8月,广投海上风电项目施工队联合防城港市海上搜救中心、防城港市海事局,联合举办了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抗风灾应急演练。 通过定期演练和非计划演练,提升各类海上风电水平。 应急预案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加强统筹协作,加快补短板,全面提高风电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活动是广西海域首次多科目、大范围、多场景、高难度的大型实战综合应急联合演练。
据悉,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是全球首个全部风机基础采用岩石预埋导管架的海上风电项目。 该海域地质结构为典型的岩床海底。 海底地形地质复杂,海域岩石硬度高,风力发电机难以安装。 基础施工和吊装带来了挑战。 该项目投资了先进的嵌岩钻机设备和辅助设施,形成了国内首个基础嵌岩三桩导管架和嵌岩海缆工程案例,为国内同类岩层海上风电建设提供了可靠参考。插座地形。
该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同类中最大的叶轮直径。 单叶片长111.5米,重42吨。 叶轮扫掠面积为40627平方米。 枢纽中心距海面高度133.4米,相当于45层建筑的高度。 机组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叶片,具有尺寸大、重量轻、捕风能力强、气动性能好、发电效率高等特点。 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的近海环境,更适合北部湾风能资源特点。 额定工况下,叶尖速度为95.3米/秒。 单个风扇旋转一次发电17.0瓦时,相当于一家三口近4天的用电量; 一台风机每年可发电2500万千瓦时。 清洁电力可满足15000户家庭每年的用电需求。 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并网发电量约20.6亿千瓦时,可满足200万户家庭的基本用电需求。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消耗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4万吨。
在首批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的关键时刻,广投集团将继续紧盯节点,加快进度,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用实际行动助力广西海上风电实现“零的突破”,开创广西海上风电更加美好的未来。 努力为开创壮丽广西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