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图为为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项目提供的/h碱性电解槽。 /图片提供
电解槽企业“走出去”正逐渐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国内近10家电解槽制造商与跨国厂商合作建厂,启动电解水制氢商业合作,并设立海外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制氢设备海外市场布局。
业内普遍认为,在全球碳中和趋势下,发展绿色氢能逐渐成为各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 国外绿氢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在吸引国内众多电解槽企业布局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深化绿氢产业。 氢能国际合作,实现国内外市场共赢发展。
海外市场吸引力增强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氢能产业,以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 多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氢能发展,包括绿氢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魏伟表示:“从全球来看,发展绿色氢能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对于能源相对匮乏、可再生能源禀赋较好、主要出口资源。澳大利亚、南非、美国等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制氢。”
海外对绿氢的巨大需求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持续吸引着我国电解槽企业的布局。 例如,欧盟计划2020-2024年和2025-2030年实现绿氢产量100万吨/年和1000万吨/年,电解制氢需求约12.9吉瓦和122.8吉瓦; 美国预计,到2030年、2040年和2050年,清洁氢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000万吨/年、2000万吨/年和5000万吨/年。
从资源角度看,南欧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海上风电; 与此同时,欧盟不断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可为后续氢能运输提供支撑。 又如澳大利亚,光伏资源丰富,正在大力发展氢能枢纽,推动产业实现规模经济。 美国始终保持对氢能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全链条技术储备。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氢能产业的规划都雄心勃勃,这对我国电解槽企业‘走出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科克瑞能源亚太区总裁、科克瑞传媒(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邦指出,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电解槽企业需加快海外布局,在全球拓展版图氢能源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和突破。
产能及供应链竞争优势明显
目前,国内制氢设备市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魏巍指出,虽然进入电解槽行业的企业不断增多,但产能并未完全释放。 真正能够提供碱性电解槽的公司只有大约30家,能够提供PEM电解槽的公司大约有5-8家。 随着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未来10-20年我国绿色氢能产能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年增量可能超过100吉瓦。
从技术发展来看,国内电解槽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化。 经过多年的研发,国内碱性电解槽技术已趋于成熟。
林立邦表示,目前,国际市场电解槽订单逐渐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解槽产能为17.55GW,略高于海外电解槽产能。 目前,海外电解槽产能远小于2030年全球电解槽需求量的1/10。国内厂商顺应市场需求,纷纷进军国际市场。
“我国电解槽市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国内厂商在生产上可以实现完全国产化。” 林立邦指出,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电解槽厂家纷纷进行欧盟CE认证和美国ASME认证。 一系列标准认证,我国的供应链可以提供符合CE和ASME标准的材料部件。 在供应链成熟度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和售后服务,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国碱性电解槽在隔膜、催化剂等相关技术方面还处于以第一代为主、第二代开始的阶段。 但一些国家已开始生产第二代、第三代新型碱性电解槽。 因此,有些技术与国外有所不同。 还是有差距。”魏巍表示,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制氢项目,我们可以首先了解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找到更适合中国、更先进、更经济的电解槽技术。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制造能力,与国外合作可以释放国内制造能力,以制造能力合作换取国外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
抓住机遇,同时审慎决策
林立邦表示,我国电解槽企业海外布局可以为当地提供全价值链脱碳所需产品,帮助当地企业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能源生态系统,促进当地能源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 。 此外,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相关就业机会增加,助力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些海外零部件企业也可以丰富国内的供应链体系。在科研方面,国际化的视野可以给国内企业带来新的技术趋势和创新模式。双方在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也可以促进“行业进步。海外布局也有助于中国企业了解海外市场,有助于拓展业务渠道。”林立邦说。
受访专家还强调,中国电解槽企业“走出去”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企业做好充分准备、审慎决策。
“应该看到,国际合作有其相应的原则和套路。 您必须了解您所在国家的当地标准和法规,不仅是产品标准,还包括产品的制造、应用以及产品相关行业的标准和法规。 此外,还要关注当地的资源禀赋、政治、商业环境等。”魏巍指出。
林立邦举了一个例子。 在制造层面,国产电解槽和国外电解槽根据当地不同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客户的不同需求,会有不同的设备设计方法和材料的使用。 中国企业需要遵守当地法规和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