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船“紫荆精神号”投入运作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0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低碳发电技术_发展低碳能源_

图为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 摄

为支持特区政府减碳目标,中电与港灯将于2020年起将燃气发电比例提升至约50%,并投资逾80亿港元共同兴建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位于香港西南海域。 目前,全球最大的浮式储存及再气化单元船“紫荆花精神”号长期停泊在接收站,用于接收、储存和再气化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库容达26.3万立方米,最大库容26.3万立方米。 为150万户3人家庭提供2个月的电力。

30日,采访团从中环码头乘船出发,约60分钟到达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接收站由配备LNG卸货设备的两泊位接收站、配备LNG储存设施和再气化装置的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船“紫荆花精神”号以及通讯设施组成。 “紫荆精神”长345米,宽55米。 船体绿色,船头朝南。 李德明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船舶能够迅速离开,前往安全水域。 由于接收站较易受天气影响,因此项目团队与香港天文台有直接沟通渠道。

李德明介绍,当运输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停靠码头时,液化天然气将通过码头设施卸至“紫荆精神”号。 后者将暂时储存液化天然气,必要时使用船上的再气化装置进行再气化。 液化天然气再气化回到气态,通过海底天然气管道输送到发电厂进行发电。

发展低碳能源_低碳发电技术_

图为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 摄

记者看到,一粗一细两条海底天然气管道延伸至接收站海底。 它们分别将天然气输送至中电龙鼓滩发电厂及港灯南丫发电厂。 管道长度分别约为45公里和约18公里。 接收站周围还设立了安全区和海上管制区,并有船只在接收站周围巡逻。

该接收站自投入运营以来,已接收四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抵达,每艘液化天然气储存量约15万立方米。 李德明表示,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投入运营后,将有利于香港通过海运直接从世界各地采购价格具有竞争力的液化天然气,增强议价能力,加强供应安全。

李德明表示,由于该项目是香港唯一的离岸项目,没有先例可循。 但由于该项目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同时,项目组在接收站建设过程中与绿色团体、渔民就环保问题进行了密切沟通。 目前尚未发现对环境造成影响,项目组今后将持续监测并发布相关信息。 两间电力公司亦拨款一亿港元支持社区倡议项目,以改善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

发展低碳能源__低碳发电技术

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由接收站、浮式储存及再气化单元船等设施组成。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 摄

李德明说,接收站是在疫情肆虐之际建成的。 当时,项目组成员必须在酒店隔离并接种疫苗才能上船工作。 参与该项目的一位年轻工程师说:“刚来这片海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接收站终于建成了,这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