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发布大功率碱性水电解制氢平台、柔性绿电制氢系统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6,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高工氢能深知绿氢对于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至关重要,而绿氢成本高是当前绿氢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制氢方面,除了电价之外,电解槽设备也是目前绿氢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随着电解槽关键技术的进步,能耗和电解槽设备价格下降,将有效提高绿氢成本。

如今,“国家队”在电解槽赛道发力,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加速电解槽实现“降本增效”。 也起到推动绿色氢能产业做强做强链条、服务国家氢能战略的作用。 到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队”进入市场,电解槽市场格局或将悄然发生变化。

以下是今年13支“国家队”的最新动态:

1、中车:发布大功率碱性水电解制氢平台及柔性绿电制氢系统

在10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中车全面展示了智慧能源、智慧城市领域的风电、光伏、储能、制氢等综合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一系列创新科技成果。 首次向业界呈现“风、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即优先使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适当配置储能设施,利用富余电力或低电量) ——峰电制氢,统筹多种资源协调发展,科学配置可充分发挥新能源丰富地区优势,实现清洁电力规模化消纳),并发布了多项新产品。

其中,大功率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平台采用系列化设计,包括1000立方/小时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 具有高效、智能、大运量等特点,可满足轨道交通、新能源公交车的需求。 、化工、能源、建筑、冶金等领域; 柔性绿电制氢系统采用高性价比的“碱性+PEM”电解槽组合,通过IGBT生产氢电,与可再生能源完美兼容,具有波动范围更宽、响应速度更快、氢能更高的特点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功能安全水平。

2、精电装备1500立方碱性电解槽正式下线

10月17日,北京电力装备总公司(简称“京电装备”)举办氢能装备发展论坛暨1500立方碱性电解槽新闻发布会。 此次发布的碱性电解槽设计产氢能力为3/h。 额定工况下,每标准立方米氢气直流能耗为4.3kWh,最大产氢能力可达3/h。 目前,精电装备可提供2~2000标准立方米碱性电解水制氢成套设备及服务,具有能耗低、动态响应高、负荷调节范围广等特点。

公开资料显示,京电装备是原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 现隶属于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装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 一家综合性国际能源装备公司。 今年以来,京元设备在电解槽领域不断有新动作:6月,京元设备1000标准立方米碱性电解制氢设备研发试验项目获批; 9月,京元设备联合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建设的国内首台8兆瓦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稳定及暂态特性测试平台已竣工。

3.大连化物所:开发海水联产氢制淡水新技术

10月,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邓德辉研究员、刘艳婷副研究员带领团队根据需求开发出方法近海/近海海上风电制氢。 以海水为原料制备氢气联产淡水的新技术,并依靠该技术完成了25千瓦装置的测试验证。

运行结果表明,以海水为原料,可以实现高效电解水制氢并联产淡水。 氢气生产能力可达3吨/年,氢气纯度≥99.999%。 产生的淡水在满足自身电解需要的基础上还可联产。 年产淡水6吨,淡水电导率≤20μs/cm,盐度≤0.04ppt。 同时,与传统淡水电解水制氢装置相比,碱性水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电力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证明了海水制氢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以及淡水生产,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使用。 陆上/海上海上风电大规模制氢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支撑。

4、中石油旗下宝石机械:1200立方碱水电解制氢系统投产

9月26日,宝石机械自主研发的中国石油首套1200标准立方碱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吐哈油田鄯善工业园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石油首套自主研发制造的绿色电力系统。 绿氢设备正式应用于实际生产。 1200标准立方米制氢试验项目是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建设的首个绿色电力制氢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制造设备。 这也是吐鲁番市首个绿电制绿氢项目,也是鄯善打造绿色产业的重要一步。 园区首个示范项目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示范性。

1200标准立方米制氢试验项目是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建设的首个绿色电力制氢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制造设备。 这也是吐鲁番市首个绿电制绿氢项目,也是鄯善打造绿色产业的重要一步。 园区首个示范项目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示范性。

今年以来,宝石机械与吐哈油田积极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传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启动1200米氢气项目生产测试项目。 该项目采用宝石机械自主研发的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 白天运行由吐哈油田12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产生的绿色电力供电,晚间部分时间由一体化项目储能供电。 项目设计氢气产量为12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纯度为99.9%。 产生的绿色氢气将供鄯善工业园内的用氢企业消费。

5、上海电气氢能时代:氢能研发中心及氢能自动化生产线揭牌

2023年9月1日,上海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时代”)氢能源研发中心及氢能源自动化生产线揭牌仪式举行。 此次成立的氢能源研发中心,旨在满足新型电解槽及核心部件的研发需求。 具备电解水制氢核心关键零部件及产品的测试验证功能,有力支撑电解槽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及新产品开发。 。 此次亮相的氢能自动化生产线是国内首条大功率碱性电解槽核心部件自动化生产线。

氢时代成立于2022年12月,是上海电气实施“4+2+X”战略的重要举措。 依托在“质子交换膜”和“碱性”电解水制氢领域的技术积累,新公司的成立将提供先进、可靠、可定制的制氢产品和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成立当天, Era3/h碱性和50Nm3/h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下线。 2023年6月,氢时代再次发布了3/h碱性电解槽。

6、中船重工718旗下佩里氢能源:实力极其强大,业务遍布国内外

8月31日,中船(邯郸)佩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佩瑞氢能”)出口瑞典的0.5MW集装箱式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在瑞典顺利竣工并开通举行了仪式。 该一体化站是瑞典首座风电一体化制氢加氢站。 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具有35MPa和70MPa两种加氢压力,日供氢能力为100kg/d。 它的落成引起了当地的高度关注,吸引了瑞典政府官员以及VOLVO、丰田、现代等公司高管出席。 现场,综合站实现了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

这并不是 Perry 在瑞典启动的唯一项目。 佩里氢能源还成功向瑞典出口2套制氢加氢项目。 截至目前,共有3套制氢加氢设备出口瑞典。 这些项目无论地理位置还是项目规模,在瑞典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这两个项目位于瑞典北部的皮特阿市。 其中一城市靠近北极圈,冬季最低气温低至-38℃。 佩里氢能源的水电解制氢和加氢设备可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同时,国内首套基于PEM技术出口欧洲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设备已于9月初竣工,并发运至港口装运。 该项目是佩里氢能继瑞典三套一体化制氢加氢站后出口欧洲的第四个项目。

佩里氢能源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18研究院下属企业。 是目前国内水电解制氢设备及氢能装备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科研生产企业。 已向市场交付碱性和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设备。 2000多套。

7、东方电气旗下东方锅炉:推出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东方锅炉于2023年8月25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槽、270千瓦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储氢-冷热-电”五系统解决方案。 该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电解槽由东方锅炉自主研发。

据悉,2021年,东方锅炉团队将完成15Nm3/h级PEM水电解制氢电解槽及系统的开发。 2022年,完成50Nm3/h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电解槽及系统开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团队现已突破高均匀性电解槽结构和高压长寿命密封设计的设计难题,完成了兆瓦级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及系统的开发和集成。

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锅炉”)作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氢能产业发展平台,专注于氢获取、氢存储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交通、加氢和氢燃料电池。

8、中石化:自主研发的PEM制氢装置成功制取氢气; 康明斯恩泽正式投产

2023年8月16日,石化机械氢能装备分公司首台自主研发的PEM制氢装置成功制取氢气。 经第三方检测,氢气纯度满足燃料电池用氢要求。 中国石化石化机械氢能装备分公司于2022年3月正式成立。

2023年4月,康明斯恩泽质子交换膜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在佛山南海正式投产,首款国产化产品——1000上线。 一期产能可达500MW,二期可扩产至1GW。 康明斯恩泽由中石化资本公司与康明斯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共同出资。

9、华电重工:推出3/h碱性电解槽产品,并部署PEM电解槽

在2023年7月举办的FCVC展会上,华电重工展示了一款PEM电解槽产品。 2022年7月,中国华电3/h碱性电解槽产品下线。

据悉,华电重工自2020年起就谋划发展氢能业务,并于2020年7月7日成立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氢能产业政策与动态研究、氢能材料、装备与技术研究。系统开发、氢能技术研究中心。 能够应用技术研究,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2022年3月,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在丰台园区龙头企业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10、华能集团:全球首套/h高电流密度常压碱性水电解槽吊装

2023年6月,由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华能四川氢能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套/h高电流密度常压碱性水电解槽在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技术创新现场成功吊装项目。 这标志着示范工程已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 该示范项目包括两台1300 Nm³/h电解槽。 生产的氢气可供应5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大型电解制氢项目。 该项目还将展示20/30MPa双模式加氢、氢能生产、储存、充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等新技术。

华能旗下各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内蒙古东方能源有限公司集团氢能业务布局不断取得新进展。 华能集团的目标是到2035年,使氢能成为华能集团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11、中国航天集团公司航天工程: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正式下线

2023年5月1日,航天长征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正式下线。 此次下线的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是基于中国航天工程在空间站生命保障技术方面的成功实践。 结合航天工程在化工领域多年的工程技术积累,此次碰撞符合化工工程设计体系和安全评价等级的大型碱电解制氢装置,标志着公司开辟了“绿氢核心装备及工程技术”板块新赛道。

12、华光环能源:3/h碱性电解槽下线

3月15日,华光华能发布离线3/h碱性电解槽公告:1、华光华能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极板和电极催化剂,并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参数化设计系统,成功研发并滚动生产。出产氢能力为3/h的碱性电解槽; 2、华光华能目前拥有/h、500-3/h、1000-3/h以下多个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制造技术。 公司已拥有3电解槽水制氢设备制造基地,并同步推进新制造基地建设; 3、该3/h碱性电解槽下线后,华光华能将积极开拓市场,开展商业化应用。

13、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氢能源:推出 ³/h 碱性电解槽

1月18日,中集氢能3/h碱性电解槽投产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省启东市南通中集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氢能碱性电解槽生产基地成功举行,标志着中集氢能氢能全产业链关键装备布局进一步完善。

中集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氢能”)是中集安瑞科旗下专业承接国内外氢能业务的发展平台。 其战略重点聚焦交通、氢电、氢能三大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中集氢能科技现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2家合资企业、5大事业部,以及石家庄、廊坊、南通、张家港、启东、荆门等7家国际领先的装备制造商。 制造基地已形成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利用”全氢能产业链的产业格局,为客户打造绿色、便捷、经济的氢能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