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新势力车企退出市场已售车辆保修难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消费者小张最近在购买新车时遇到了困难。 “新造车品牌的汽车无论是智能驾驶体验还是外观造型都远远优于同价位的传统燃油车。但现在汽车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买车后,你不知道当需要修复它时,这个品牌是否仍然存在。”

正当小张担心的时候,记者注意到,近期威马汽车售后服务投诉成为热门话题。 10月18日,威马汽车公开表示,目前正在办理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程序。

除了威马汽车外,今年以来,多家新动力车企纷纷传出停产、退网、降薪、裁员等问题。 随着新能源车龙头企业退出市场,售出车辆保修难很可能成为通病。

售后问题频发

“我的WM EX5汽车动力电池出现故障,当充电到80%时,会自动跳到100%。当剩余20%的电量用完时,车就不动了。因为还在厂家保修期内期间,4月29日,10月9日,我把车开到济南威马用户中心匡山店维修,到10月9日仍然没有修好,因为厂家不提供零配件,我再次联系4S店,4S店说不能再运转了,让我把车拖走,自己解决问题。我已经多次向厂家投诉,但一直没有解决。”

“我是2022年买的车,2023年2月去东莞市威马汽车4S店检查,发现电池有问题。期间,我多次前往销售该车的4S店希望能解决问题,但是5个月后还是没有解决。。4S店的回复是厂家已经很久没有送电池了。我也和厂家电话沟通过很多次,但无济于事。”

“仪表板2022年12月就坏了,一直没有更换,售后服务一拖再拖,投诉了很多次,到现在都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使用。” 某汽车投诉网站上,也出现了类似的威胁。马汽车的售后问题频频出现。

事实上,威马汽车的情况并非个例。 今年5月,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汽车投诉专题报告》显示,车企破产退市,消费者问题频发加上车辆售后不安全。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因经营不善而面临退市。 难以持续为相关车辆提供定期保养、售后维修及原厂备件服务,造成车辆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其他数据显示,今年1-9月,企业集团前十大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545万辆,同比增长50.4%,占全国第1位。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重。 86.8%,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 经过今年几轮价格战,不少尾端车企已经顶不住压力,已经濒临退市。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集中,更多像威马汽车这样的车企将逐渐被边缘化。

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已停产、停止销售的车型,并保证至少10年的零部件供应和相应的售后服务此后。 同时,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明确规定了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保修期限。 但随着尾端车企的退出,很多与车辆相关的保修服务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维修售后服务技术和资源掌握在车企和零部件厂商手中。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护基本需要通过主机厂渠道解决,尚未建立独立的第三方售后体系。”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季雪红坦言。

倒闭的车企售后__新能源车企倒闭售后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独立维修商参与的很少。 “外面的人进不来。” 山东亿威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直言,“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技术和零部件供应都掌握在整车厂和电器电子厂商手中,导致外人即使你想要进去,就无法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料。”

至于第三方维修公司,王浩表示,由于2022年之前新能源汽车不会太多,传统汽修店仍会专注于利润更高的燃油车业务。 “市场很小,对于码头维护公司来说吸引力不够。”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保养与传统燃油汽车有很大不同。 王浩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已经从以前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转向三电系统。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服务体系也比较薄弱。”以前的燃油车都是用来承接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目前还存在很多矛盾,比如服务网点没有足够的专业维修人员来服务新能源汽车,另外,售后服务标准也存在问题。新能源汽车的规范相对空白,大多数企业执行自己的标准。”

车企应主动承担责任

在王浩看来,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市场要到2022年之后才会起飞。“2016年以后,大量新能源汽车开始上牌,到了2021年、2022年,部分车辆刚刚过了原质保”此外,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000万辆,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已经刚开始。”

公安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821万辆。 新能源汽车不再是“小众”。 后市场应如何发展,充分保障消费者用车,值得关注。

对此,季学红表示:“整车厂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最重要的参与者。一方面整车厂要建立自己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应该提供第三方维修服务,企业应该开放一些维修相关的技术。另外,相关政策法规也应该要求整车厂在破产清算前解决整车零部件的供应问题。

王浩建议:“应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相关维修服务标准,并考虑已破产但仍在保修期内的车辆的售后维修问题。同时,行业也应该更加自律,汽车生产企业至少要对售出的车辆进行检验。” 车辆提供后续保养服务。”此外,他还提到,在资本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很多年轻品牌,有的品牌在用户售后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市场。消费者在买车时也应该更加理性,在选择这些品牌时,要考虑到后续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为“短命品牌”买单。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