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行动计划》提出在基本原则上突出“四个亮点”。 一是突出“科技引领、超前布局”,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强国主体作用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科技资源; 二是突出“企业主导、联合攻关”,探索“揭牌制”、“赛马制”、“里程碑制”等新的科研组织和考核方式;三是突出“场景驱动”四是突出“示范驱动、开放合作”,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促进自上而下联动、共同开发、技术共享的协调推进。
《行动计划》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适合特大城市特点的碳减排和碳达峰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碳减排和碳达峰碳达峰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0年,形成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市“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绿色产业技术应用体系融为一体的创新发展格局,形成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中心已基本建成。
《行动计划》从四个方面部署了35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原始创新,推动底层颠覆性技术突破。 为适应北京重点领域碳减排趋势,我们将根据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底层技术研究。 突破氢能关键技术,加快氢能多领域大规模推广应用; 加快储能技术进步,推动多路储能技术突破,加快电能储能技术和全固态动力锂电池规模化应用; 推动新能源汽车化,增强新能源汽车竞争力。 推广能源互联和供需互动技术,保障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发展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实现资源化利用,提升经济效益。 积极探索负碳、碳转化前沿技术,重点培育可突破的技术点。
二是加快升级迭代,推进低碳、零碳技术装备研究。 针对本市新能源和外送绿色电力快速增长的情况,重点发展新能源发电设备及装置、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系统、高压高电压等。电力电力电子器件、绿色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大规模储氢等。 交通技术与装备、车用燃料电池、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中深层地热技术与装备,打造能源技术与装备迭代验证平台,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三是加强场景驱动发展,促进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能源消费端碳排放占比较大的建筑、交通、工业等行业节能减碳需求,加快推进绿色建筑、低能耗等六大行业应用场景。碳交通、循环园区、节能社区、低碳农业、生态碳汇。 建设,整合创新成果开展场景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的标杆样板工程,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落地和推广。
四是加大示范引领,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 围绕重点领域、行业重大科技需求乃至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开展综合技术示范推动京津冀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落地。 为率先实现碳中和峰值、引领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