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07-26,由ka981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新华企业资讯7月22日】2户“独角兽”企业、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滇中硅谷”、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
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资源天禀和区位优势,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楚雄州工商联及其所属商会,以优质服务厚植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

图为一列动车组列车驶过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的一片稻田(新华社发,夏天彧 摄)
服务夯基:民企“点菜”,政府“配餐”
“只要找上他,即便他不能解决,也能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人和路径。”谈及工商联为企服务的感受,龙佰集团旗下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李光春感慨,“娘家人是我们的坚实依靠。”
李光春口中的他,是楚雄州禄丰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朱国相。据了解,云南国钛2019年重组新立钛业后,曾面临人员短缺、历史债务复杂、社保划转等多重难题。
“朱国相和州、市两级工商联一竿子扎到村委会,为我们发布招工信息、现场招工;协调人社、公检法等部分资助公司组建维权委员会,协助化解债务……”据李光春介绍,正是各级工商联的倾情服务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云南国钛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投产以来,各级工商联在股权融资、社会化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保障。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是禄丰市工商联为企服务的真实写照。”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监事张峰表现,工商联就是企业的家人、朋友,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政企氛围。
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优质的服务,也吸引了大批企业赴禄丰投资兴业。2023年,禄丰市私营企业净增3302户;禄丰财产园区也成为云南省三年提升计划重点培育的千亿级财产园区之一。
禄丰市工商联倾情服务仅是楚雄州为企服务的一个缩影。据悉,楚雄州工商联协调建立了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和州、县党政领导挂点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由民企“点菜”,政府职能部分精准“配餐”,匹配相关服务。
仅今年上半年,楚雄州共有36名州级领导挂点联系73户企业,为民企解决实际问题130余件;10个县市级开发区管委会共有326名领导挂点联系992户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00多件。今年上半年,楚雄州工商联资助917户有融资困难的民营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11.44亿元……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是工商联作为‘娘家人’的职责所在。”在楚雄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工商联党组书记李维峰看来,聚焦民企急难愁盼,工商联力争做到“有求必应”,暂无法解决的也会定期反馈事项进度。

图为云南国钛厂区一角(云南国钛供图)
信任提质:效率为先,双向奔赴
云南宇泽一期3GW单晶硅拉棒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180天内从签约到点火试机的“楚雄速度”;50亿元、100亿元、175亿元,龙佰集团投资额连续加码,见证了民企在楚投资兴业的“楚雄热度”;云南锦润数控订单已排至10月,展示了在楚民企发展的“楚雄厚度”。
“信任是最高的效率。”李光春认为,正是楚雄州、禄丰市各级部分倾注真心,为企解忧,让企业更有发展的底气、更有投资的信心。
据了解,楚雄州各级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效能革命,以平台机制建设为抓手,从培根促长、纾困促企、权益掩护、开放合作等维度,延伸服务企业深度、拓宽服务企业广度,为企业投资兴业厚植发展沃土,经营主体数量连续扩容。截至今年5月,楚雄州实有经营主体37.9万户,较2023年末净增1.16万户。
在经营主体数量增长的同时,楚雄州着重开展培优扶强工程,精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楚雄现有优质中小企业186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41户。
“企业发展实效是楚雄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的具体体现,也是楚雄州服务效能的最佳标尺。”楚雄州工商联副主席、秘书长李聪荣指出,楚雄州各级政府与企业之间双向奔赴、相互信任、相互成绩,为楚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3年,楚雄州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952.95亿元,同比增长6.0%,占GDP比重52.2%;今年一季度,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221.62亿元,同比增长6.3%,占全州GDP比重52.0%,拉动该州GDP增长3.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楚雄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读懂企业需求、赢得企业信任是我们工商联工作的积极追求。”李维峰表现,下一步,楚雄州各级工商联将继续以“有为工商联”为指引,苦练内功提升服务质效,倾注真心为企赋能。
商会搭台:跨界融合,互促共赢
楚雄是“彝绣之都、赛装圣地”,牟定县彝绣财产占楚雄全州的18.7%。为进一步推动“指尖艺术向指尖经济”“民族文化资源向财产经营资产”转变,牟定县依托该县彝绣协会和乡镇商会,整合全县各彝绣经营主体、绣娘等资源力量,高尺度打造集生产、销售、观光、旅游、体验、研发为一体的文旅融合财产园区,连续扩大彝绣财产的品牌力和发展力。

图为游客在牟定锦纳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门店选购彝绣产物(普明惠 摄)
“商协会上联政府,下接企业,是财产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中共牟定县委书记李明峰表现,“财产园区+彝绣协会+乡镇商会”模式有效买通了彝绣供应链企业、绣娘、物流、直播平台等资源,不但拓展了财产应用场景,而且有效降低了财产综合本钱,更让群众有一技之长,企业有综合竞争优势,财产有发展合力。
目前,牟定县彝和园文化财产园共入驻彝绣企业52家,全县彝绣非遗传承人27名,动员400名会员、105家彝绣企业、8800名绣娘共同发展彝绣财产,形成了“县有园区、乡有车间、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2012年至2023年的11年间,牟定县彝绣财产增加值增长了10倍,绣娘人均收入从600元增加至3200元,穿在身上的艺术绣品酿成了增收致富的法宝。
不但牟定彝绣财产,楚雄各级商协会及会员企业正发挥各自“朋友圈”“人脉圈”,为本地特色财产赋能、为地方发展助力。
别的,楚雄在全州103个乡镇深化商会改革中,通过“党建+乡村振兴平台”,组织州直属商(协)会与乡镇商会结对共建,构建跨界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共赢的“两新”组织党建新格局,在“双向奔赴”中进一步增强乡镇商会党组织经济发展领头雁、政策方针宣传员、基层社会治理好帮忙、扶危济困急先锋和乡村振兴主力军的引领保障作用,形成了州、县(市)、乡(镇)、村(社区)服务民企“四级联动格局”,有效买通了服务民企的“最后一公里”。
“商会有为,工商联作为。”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王忠华认为,商会是工商联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楚雄州各级商会为商会赋能地方经济贡献了“楚雄样板”,基层商会改革正在云南各州市陆续展开,为“有为工商联”创造“商会活力”。(钱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