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重工赔偿1880亿韩元,设计方需向船厂和船东赔偿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0-21,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设计缺陷?赔偿1880亿韩元!韩国自主研发LNG船再遭重挫_设计缺陷?赔偿1880亿韩元!韩国自主研发LNG船再遭重挫_

韩国法院一审判决设计师须赔偿船厂和船东1880亿韩元

10月11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KC-1”液化天然气货舱缺陷赔偿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 韩国天然气公司必须向三星重工和SK航运赔偿总计188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5亿元)。 其中包括向三星重工赔偿726亿韩元(约3.92亿元人民币),向SK航运赔偿1154亿韩元(约6.23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天然气公司是“KC-1”液化天然气货罐的设计者,其子公司KC LNG Tech负责该型罐的技术开发。 而且,三星重工多次指出,该型货舱存在设计缺陷。 因此,法院的一审判决相当于认可了三星重工主张的有效性。

据了解,虽然韩国造船企业接下了全球绝大多数LNG船舶订单,但作为LNG船舶关键核心设备的货舱技术专利却一直掌握在法国GTT公司手中。 每建造一艘液化天然气船,韩国造船企业都需要向GTT支付相当于船价5%的特许权使用费。 基于韩国单艘液化天然气船的成本已升至创纪录的2.6亿美元,GTT的专利费已增至高达1300万美元。 因此,对于韩国造船企业来说,发展国产LNG货舱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依赖海外LNG货舱生产技术的问题,摆脱技术从属地位,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设计缺陷?赔偿1880亿韩元!韩国自主研发LNG船再遭重挫__设计缺陷?赔偿1880亿韩元!韩国自主研发LNG船再遭重挫

为此,韩国政府早在2004年就将韩式LNG货罐的开发列为国家项目,投资427亿韩元(约合3600万美元),历经10年开发出“KC-1”LNG货罐。 该型货舱由韩国天然气公司设计,三星重工建造,SK航运运营和开发。 这是继法国GTT公司之后第二个商用LNG船膜围护系统。 这种类型的货舱可以确保LNG蒸发率(BOR)保持在0.07%,这已经与GTT的Mark III Flex围护系统处于同一水平。 但由于缺乏实际案例,海外船东不愿轻易采用。

为了积累“KC-1”的实际船舶应用业绩,2018年3月,三星重工向SK航运公司交付了两艘配备“KC-1”液化天然气货舱的LNG船,分别是“SK”号和“SK Spica” “ 数字。 这也是“KC-1”液化天然气货舱首次应用于实船。 然而,两艘LNG船投入运营后不久,货舱内部结构连接处发生天然气泄漏,货舱外壁结冰。 三星重工后来投资197亿韩元进行修复,但在2019年5月投产后又出现同样的问题,不得不再次返回造船厂进行修复。 迄今为止,三星重工已对这两艘船进行了四次维修,总投资约1000亿韩元(约合7700万美元),但一直没能再次投入运营。

设计缺陷?参与法庭诉讼的企业损失总计超过4000亿韩元。

据了解,“SK”轮和“SK Spica”轮分别于2018年7月和8月因货舱缺陷停止运营。 这些液化天然气船的闲置天数分别达到1,867天(SK)和1,839天(SK Spica)。 韩国天然气公司内部数据显示,由于两艘船暂停运营,韩国天然气公司2018年至2022年的损失预计为1.4633亿美元(约1973亿韩元)。

预计截至今年年初,韩国天然气公司因更换船舶和液化天然气投资造成的损失已达1000亿韩元,三星重工的维修费用也达到1000亿韩元,SK航运损失约2000亿韩元。船舶融资本息偿还及其他费用人民币元。 1亿韩元,总损失总计超过4000亿韩元(约合3.1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当年新建的两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的价格。

本案中,参与公司之间就由哪一方赔偿因停航造成的损失展开了法律斗争。 对此,三星重工早在2019年就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要求韩国天然气公司和SK航运赔偿801亿韩元的船舶修理费用和1159亿韩元的停工损失。

据悉,这两艘LNG船原定于去年11月在三陟LNG接收站装载后,在韩国东海进行第三次LNG满载测试(Full Test)。 然而,项目实施方韩国天然气公司拒绝允许船舶进港。 并且无法继续。 然而,韩国天然气公司在发货前一周发送了一份正式文件,引用了“第三次发货测试中发现的冷点的修复结果”和“关于冷点可能性的分析数据以及发货测试中冷点发生的信息”。 ”。 以《应对方案》等文件不完整为由,拒绝两艘LNG船进入LNG接收站,并单方面通知进行LNG满载试验。

设计缺陷?赔偿1880亿韩元!韩国自主研发LNG船再遭重挫_设计缺陷?赔偿1880亿韩元!韩国自主研发LNG船再遭重挫_

对此,三星重工虽然认为韩国天然气公司的意见与事实不符,无法理解推迟LNG装载试验的行为,但仍再次对两艘LNG船进行了维护。 今年2月底,韩国天然气公司向SK航运发来一份文件称,“如果我们把航线开到气候温和的中东或澳大利亚,就可以避免冷点的出现,这样我们就可以运营”它。” 不过,SK 表示:“由于冷点,造成的事故非常危险,很难恢复运营。”

对于“KC-1”液化天然气货舱的缺陷原因,设计者、韩国天然气公社以及负责建造和维护的三星重工互相指责对方对缺陷负有责任,并发起了联合调查。不同意见的法律斗争。 韩国天然气公司的立场是:“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玻璃纤维填充不良等安装缺陷是造成缺陷的原因。”

三星重工认为:“设计本身就有缺陷,应该根据货舱的形状使用不同的材料,但天然气公司并没有在设计中体现这部分。”

此外,三星重工一位官员在去年11月韩国天然气公司拒绝允许两艘液化天然气船进港后表示:“虽然‘KC-1’货舱的质量问题是由设计缺陷造成的,负责开发和设计的相关公司表示,但作为LNG船建造商,三星重工为了尽快恢复船舶,已尽最大努力进行修复。经过多次测试,推迟液化天然气运输就等于韩国天然气公司本身公开承认‘KC-1’货舱存在设计缺陷。”

据悉,这两艘LNG船是由韩国天然气公司、韩国天然气公司旗下负责开发“KC-1”液化天然气货舱技术的子公司KC LNG Tech、船东SK 、造船商三星重工、韩国船级社和韩国船级社共同参与了液化天然气满载测试条件和程序的最终检查,以恢复运营。

目前,韩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正在审查“SK”和“SK Spica”轮的“KC-1”液化天然气货舱满载试验条件和程序,以确定国内和国际航线的航行安全。 但即使船级社最终做出可以航行的决定,很可能也只能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进行限制航行。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