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工储能年会:钱振华就中国储能企业出海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3,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近日,在2023年先进储能年会上,远景能源储能产品总工程师钱振华这样评价中国储能企业出海

海外储能市场广阔。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统计,2022年全球将新增储能容量20.4GW,是2021年的两倍。其中中国市场约为7GW,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中国、欧洲、美国是全球三大储能市场,合计占比86%。

为实现本世纪中叶全球净零排放目标,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加快,带动中欧美三大市场储能快速增长。 全球其他地区的储能也在加速发展,如非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

今年以来,中国储能企业加速海外扩张,目标市场从家用储能向大规模储能发展。 对于中国储能企业来说,出海不仅是一个增量市场,而且拥有比国内更高的毛利率。 在当前国内价格内卷导致利润普遍较低甚至亏损的时期,海外市场对于国内储能企业渡过内卷并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也给中国储能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海外市场的挑战也很大,尤其是技术挑战,这对不同维度的储能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

钱振华在《走出去视角下储能电池及系统的新挑战》主题演讲中表示,储能出海可分为5个层次。 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 级别越高,技术挑战越大,但相应的附加值也越高。 远景选择从未来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出发,以终为始,打造储能解决方案,满足海外储能市场的各种技术要求。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一些地区对储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对于中国储能企业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第一级是电芯和PACK提供商,主要关注产品性能提升和认证准入。 通过海外市场认证后,可供货给系统集成商; 第二个层次是电池系统提供商,重点关注AC系统的适配。 和产品标准化。 除了通过认证外,还必须进行安全、消防设计,主要针对系统集成商; 第三层次是储能系统供应商,既需要参与电网接入,也需要参与后期运维。 符合要求。

钱振华表示,这三个层面是储能出海的常见方式。 其中,储能系统供应商需要面向最终客户,提供整套系统设备,要求也最高。

作为储能系统供应商,面对当地电网的准入和认证要求,必须具备对系统进行建模的能力,并做大量的模型仿真才能获得准入; 此外,还必须具备长期运行和维护的能力,与客户签订保修运行和维护合同。 如果达不到合同要求,他们将面临赔偿风险,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近日,远景能源中标非洲毛里求斯光伏储能项目,提供72MW/储能系统设备。 该项目是当地脱碳目标下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灯塔项目。 它需要自适应电网技术(建设电网技术),是全球首个采用100MW离网无缝切换技术和黑启动技术的大型储能项目。

钱振华指出,毛里求斯新电力系统灯塔项目并非孤例。 全球范围内,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受到挑战,特别是在孤岛、弱网地区。 这种需求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这也带来了第四层次的技术要求。 储能系统供应商必须具备自适应电网技术,能够主动支持电网,并具备配套的风、光、储协同控制能力。

源、网、荷、储一体化将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主流形式。 它与大电网兼容,相互协调,形成新的电力系统。

NEOM 新城是沙特阿拉伯为实现零碳愿景而建造的未来城市,预计耗资约 1 万亿美元。 支撑NEOM新城运营的是全球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通过风电、光伏、储能、绿氢等协同,实现100%零碳能源的稳定供应。

钱振华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将是储能的终极模式,而以欧盟对进口商品实施碳关税为标志,源网荷储一体化将成为储能的最终模式。解决方案也将推动这一形式的加速发展。 。 面向未来,储能企业需要具备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成为“源网荷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源、网络、负载和存储集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远景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全球首个零碳工业园。 80%的能源由风、光直接供应,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零碳能源供应。 电价低于内蒙古工商业电价; 远景正在内蒙古赤峰建设。 新增全球首个零碳氢氨源并网负荷存储项目,新增氢氨项目,实现100%零碳离网能源供应。

“源、网、荷、储一体化首先必须具备智能物联网技术,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决策,构建与新型电力系统相匹配的先进决策系统。” 钱振华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也需要先进的控制技术。 由于并行项目的节点规模较小,这对控制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只有一个GW级的源网荷储项目,控制要求是电网级的。”

储能走出去必须跨越技术门槛,但成功的海外扩张不仅仅取决于技术。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也需要全球化布局,支撑全球项目交付和服务。

远景能源是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领军者。 截至今年10月底,远景储能海外市场出货量和订单量同比增长约300%。 其中,英国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领先优势明显。 预计今年新增订单将超过2GWh。

远景构建了全球供应链,在全球拥有13个电池生产基地,并建立了本地化服务团队,实现本地化生产、交付和快速响应。

“出海考验储能企业的技术和全球布局。技术能力决定能否走出去,全球化能力决定能否成功。” 钱振华表示,“远景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实现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交付、国际化服务的协同,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同时反哺国内市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