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0,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风电机组大型化是风电挺进深海的硬件支撑。 然而,“大规模”质量问题始终缺乏系统审视和辩证法。 风电产业系统复杂性高、产业链长。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配套工程建设和运维的技术水平能否跟上产品迭代的步伐,产业链各环节能否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整体降低成本。 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于晨光介绍,金风科技不仅是国内最早参与海上风电建设的整机企业之一,也是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重要推动者和高质量海上理念的践行者。风电开发。 五年来,金风科技已实现了四代产品,分别为6.7MW、8MW、13.6MW、16MW。 截至目前,金风科技累计装机容量6MW及以上大容量海上机组近4GW。 其平均MTBF超过6000小时,部分项目的MTBF可达10000小时以上。 发电损耗系数长期低于0.5%,体现了金风科技领先的产品开发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展望未来,于晨光从产品技术迭代和产业链协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观点。
稳定产品节奏,合理推进规模化发展。 海工装置大型化是必然趋势,短期内看不到天花板,但进程不宜过快。 尚未投入运行和已大量投入运行的产品技术将危害行业的健康。 行业参与者应充分认识和评估潜在的技术和质量风险,给予大容量机组相关技术开发成熟的时间,给予产业配套资源合理的使用周期,做到“物尽其用”,尤其是风电安装船、超长叶片等投资成本较高的领域。
坚定协同创新,“链”将高质量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海上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市场的60%。 上游方面,无论是原材料还是零部件制造,都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有竞争力的企业。 在此格局下,产业链企业应合力锚定技术创新,通过联合设计等方式突破“卡壳”关键技术,形成产业链合力,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迎来规模化快速发展窗口,“高可靠性”是“提速”的安全保障。 在此关键节点,于晨光呼吁行业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聚焦产品质量,摆脱无意义的卷入和消耗,共同推动海上风电稳定长期发展。
未来风电的本质属性是高可靠性。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金风科技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坚守品质底线。 在建立合理的产品成本的基础上,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稳步推进技术创新,提供更高效、更可靠、更健康、更稳定的风电设备。 帮助中国风电走向更深、更远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