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0,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中广核新能源副总经理 李光明:从投资单位来看,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价格战。 因为当我们购买风力涡轮机时,我们不仅仅是建造它就可以了。 背后有25年的运营维护。 应该说,运维对投资单位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行业角度来看,各方共赢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机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有些产品在没有完全认证的情况下就下海了,这给投资单位甚至风机工程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和安全风险。 多年来,GGN新能源仍然考虑风机的整体性能或性价比,在后续招标中绝不会单凭价格采购风机。
中国华能南方公司副总经理王秋明:我认为上下游产业应该关注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 价格是显性的,但价值是相对隐性的、持久的。 从海上风电来看,目前风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后续的一体化发展是我们发现价值、提升产业链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机会。 风电发展到现在,我们只是自己做吗? 当然不是。 未来海上风电将达到0.02元/千瓦时,仅靠风力发电机是不够的。
洁源新能源总经理于江涛:根据我们统计的2022年,金风科技、远景、明阳、三一获得的发展目标都接近2000万千瓦。 整车厂已向下游转移,从事资源开发。 我觉得这是不合理、不正常的,因为行业有专业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因是给予制造业的利润太薄,难以持续发展。 我们没有参与1100-1200元/千瓦的主机竞价。 为什么? 因为这个价格基本上是难以为继的。 但也有一些企业产能较大。 为了抢占市场、获取现金流,这种竞价方式只是短期的。
招标系统实际上还是以价格最低的方式中标,因为价格得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如今,风电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要更加注重典型设计和精细化开发。 如今,大多数开发公司的做法还比较简陋,通过降低电价来减少投资、降低用电成本。 我建议应该追求综合的LCOE,包括关注运维和资源利用效率,而不是简单地降低主机的价格。
中铁大桥局新能源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国光:我国海上风电“国家补贴”取消后,这两年的发展确实变得更加和更多的“体积”。 2022年,福建中标电价低至0.204元/千瓦时; 今年,上海公布了新一轮竞争结果,最低上网电价为0.207元/千瓦时。 我怀疑这样的价格是否反映了真实的建筑成本。 否则,将对风电场建设和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 从“国家补贴”时代到“无国家补贴”时代,需要一个平稳健康的过渡期,避免造成“大跃进”式的发展。 。 此外,风电场缺乏规划,行业监管缺失,发电企业恶性竞争,开发建设环境恶劣,竞争、报批、用海等审批流程漫长,这些都导致了风电场的发展。浪费大量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