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8,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西华港镇150MW渔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该项目探索“光伏+渔业”产业复合,实现“光伏+储能”多能融合,打造新型光伏储能一体化电站典范。 更多像黄厚全这样的老渔民也开始尝试“渔光互补”的方式,向新型渔民转型。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行业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涌现。 花港镇150MW渔光互补电站由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 它利用2700英亩的鱼塘和低洼水坑建设光伏发电,板下发电,板下养殖。 是目前合肥市最大的集中式光伏电站。 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光伏发电就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大地上,成为合肥区域能源转型的一道靓丽风景。
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电约1.8亿千瓦时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 该电站采用阳光新能源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依托“高效发电、系统集成、电站全生命周期优化”等系统技术,实现高效发电。 搭载15.6MW/31.2MWh阳光电源新型液冷储能设备,友好支持电网。 提高电网灵活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形成创新示范。
渔光混合电站将桩基高度提高至7米,组件间距加宽至12米,确保项目高效发电的同时,为渔业养殖留下足够的操作空间。 作为合肥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光储一体化电站,该项目对于新能源光储一体化也具有较高的科研和经验价值。 未来将参与虚拟电厂运营,灵活参与电力市场调度,实现更多增值效益。
作为拥有先进系统技术的新能源开发商,阳光新能源在全国多地建设了多座全场景、高度集成、友好的光储一体化、风光储一体化、独立储能电站,形成了双“系统技术+装备技术”体系领跑,为国家能源转型、加快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提供阳光和助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