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运行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7,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记者跟随王玲走进苏里格气田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的“神经中枢”中央控制室。 他立即对当晚的值班人员进行了调整。 ,由原来的两人值班改为四人值守:视频监控系统1人负责,生产操作系统1人负责,配气装置1人看管,配气装置1人负责是一名技术员。

值班技术人员陈波每隔两个小时就跟随运营团队成员到现场进行检查。 “23时30分,启动2号水源井;凌晨1点,停止2号水源井,启动1号生活污水泵……”生产备忘录中,干净的仿宋大字显示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

走出中控室后,记者跟随王令来到一楼值班室。 此时,值班室里空无一人。 “今晚天气特殊,又是冬季供货期,所以大家都去了现场。” 王令说道。

“中控,中控,请检查配气区进出口压力。” 王令的对讲机里突然传来急促的声音,同时还有呼啸的风声。 “由于室外温度太低,检查时需要与实时数据进行比对,避免结冰、堵塞。” 王令一边说道,一边赶到了现场。

在配气区管廊一角,负责配气区值班的朱瑞春冒着寒风与检查点中控室的同事核对数据。

50米外的压缩机房里,压缩机的轰鸣声与外面的强风声交织在一起。 值班人员谢林检查了所有启动的压缩机面板。 虽然装置和压缩机还没有满负荷运行,但恶劣的天气很容易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只有一遍又一遍的核对数据,确定没有泄露、泄露,谢林才安心。

在不远处的甲醇回收装置前,两个移动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夜间气温较低,检查时要特别注意设备进出风口绝缘是否到位,电伴热带是否正常工作,这些小问题不应影响生产的大方面。 ”。 陈博打开手电筒,一点一点地查看灯光。 无法照明的区域; 同时向员工李伦强调冬季检查的注意事项以及现场调整甲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生怕漏掉什么。

此时已是凌晨3点,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 王令用手电筒的光仔细检查了三套脱水装置的压力表数据,然后摸了摸管道的保温层和旁边的电热带。 确认管道包裹严实、电热带运行正常后,他搓了搓手,摘下脸上结冰的口罩,走向下一个检查点。

“这些管道里‘跑’的是天然气,也是千家万户的‘温暖’。” 王令说道。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地上最大的一体化超低渗透气田,也是长庆油田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 作为保障京津地区及内蒙古周边城市天然气需求的主要气源,苏里格气田管网已覆盖北京、天津等40多个城市,惠及超过2.5亿人口。 苏里格气田自2001年开发以来,已生产天然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