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正式投运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7,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国家电投三期“暖核一号”项目开启了核能“双城”供热新时代。 此次供热可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万吨。 本采暖季,“暖芯一号”总供暖面积达到1250万平方米,可满足约40万人冬季清洁取暖需求。

作为我国核能供热的先行者,国家电投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于2018年开始核能供热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完成了“温核一号”项目一期工程,成为我国首个核能供热项目。 二期工程将于2021年投入运营,使海阳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公司在“暖芯一号”两期工程顺利实施和四个采暖季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核电综合利用新技术研发能源新场景拓展,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发挥引领作用。 今年三期工程首次实现跨地级城市发展核能供暖,再次创下单台核电机组最大住宅供暖面积新纪录。

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开发并采用再热调节阀自动控制高压缸排气压力,实现热电联产新模式。 开发了适合大规模抽汽加热的反应堆电热控制和热电联产安全分析。 、大温差、远距离换热等新技术,开发了抽汽压力控制装置、湿蒸汽流量测量装置、热电联产模拟器等新设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权益有效保障了大规模跨区域核能供热的成功实现。 经过5年多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已实施科技项目21项,累计科研投入约2.6亿元。 参与研究团队包括国内18家单位、近500名研究人员,已授权专利和受理专利共计67项。

该项目开创了“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的供热商业新模式,坚持“居民供暖价格不上涨,政府财政负担不增加,群众利益”供热企业不会受到损害,本着“为核电企业运营做出贡献,大幅提高生态环保效益”的原则,切实实现了各方共赢,自“温核一号”投放以来投产后,累计提供零碳热力456万吉焦,替代原煤消耗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万吨,与核能供暖前同期相比,PM2.5采暖季海阳市空气质量下降,好天气率上升16%,好天气率上升17%。

永不停歇的创新实践,使我国核能商业供热实现从无到有、从园区级到县级再到跨区域的不断突破。 我国核能支持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 新路径。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核能供热技术迭代升级,让核能供热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为清洁供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示范在北方地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尽快实现,继续谱写以人民为中心、优质服务的国家战略新答案。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