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0,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2023中国(临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第八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现场
本届光伏论坛期间,来自行业的权威院士专家、政府领导、企业领袖、行业精英就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光伏前沿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应用模型等热点问题。 。
在先见之明的演讲环节,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电站智能光伏业务全球总监王鹏以“光储融合、能量流与信息流融合,助力高新能源”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清洁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五年光伏将成为主要能源,清洁能源基地集中建设也将成为全球趋势。 据IEA预测,2022年至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 尽管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仍存在一系列不容低估的问题。
王鹏表示,当前清洁能源基地场景面临“并网、收益、安全、运维”四大挑战。 具体来说,“沙各荒”场景中,存在电网薄弱、地基加固成本高、设备老化、通讯薄弱等问题; 在“流域高原”场景中,存在水光互补、系统成本高、设备容易退化等问题。 还存在检查、检验困难等问题; 而“滨海沙滩”场景则存在生态平衡要求高、海上基础设施成本高、设备易腐蚀、海上作业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华为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大融合”理念,即通过电力电子与数字技术融合、光与存储融合、能量流与信息融合打造稳定并网、极致安全、智能运维。 ,利润更高的新型清洁能源基地解决方案。
稳定并网:支持高比例新能源稳定并网
据了解,在稳定并网方面,华为致力于利用Grid技术实现电网稳定性“三大重构”,即重构电压稳定性、重构频率稳定性、重构功角稳定性,实现宽带振荡抑制以及连续故障弱网条件下的穿越和稳定并网等特点,支撑了高比例新能源的并网和消纳。
2023年初,华为携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青海电科院、华润集团,完成了全球首个网络光存储系统并网实证测试。 此次实证测试是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大里程碑,也是“智能光蓄能发电机”在行业内的首次示范成功。
王鹏表示,世界各国的电网标准中,澳大利亚是最严格的。 但通过不懈努力,华为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家并网标准。 据他介绍,2019年8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85MW光伏项目采用华为1500V智能光伏控制器控制算法开发PSCAD电磁仿真模型,帮助客户一次性通过并网,并获得澳大利亚首个批文。 并网权限。 2020年R1模拟&电站建设顺利通过严格的模型审核,完全符合澳大利亚动态模型。 该项目将于2021年4月投入运营,现场实际测量与模型高度吻合。 经过300+次现场测试,实现100%并网。
收益更高:3.3MW子阵网络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更优
在王鹏看来,只有帮助客户盈利,企业才能走得长久、走得远。 华为的“三大融合”理念对此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设计规划。 他表示,LCOE(平准化电力成本)可以在3.3MW子阵网络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更好的性能。
具体来说,通过降低CAPEX(光伏系统设备成本、建设成本等成本)和OPEX(巡检及故障运维成本、运维人工成本和保修成本等)来降低LCOE。 从应用场景来看:北方场景可节省0.59分钱/W,南方场景可节省0.4分钱/W。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智能光伏“SDS智能跟踪支架控制技术”对利润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了解,智能跟踪支架控制算法SDS是一款基于AI算法、可实现系统闭环控制的软件。 SDS与逆变器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跟踪支架角度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调整,以获得更高的发电量。
据王鹏介绍,与常规子阵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阴雨天SDS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比常规子阵提高了5.84%; 其次,与传统子阵相比,SDS子阵在雨天有平坦的支撑。 阵列,发电量增加2.78%; 三是发电量增长约1.69%(2020.12~2021.05),带来收入约20866元,初投资成本可降低6个点(按初投资成本3.5元/w计算)。
极致安全:首创直流“三重安全”逆变器,全方位保护
据行业统计,70%以上的光伏电站故障是由直流侧故障引起的。 与交流侧已有非常成熟的保护方案相比,业界直流侧保护仍存在盲点和不足。
王鹏指出,在极致安全方面,华为首创的智能组串分断技术(SSLD-TECH)首次实现了直流侧主动分断和精准组串级分断保护,有效提升了电网的主动安全能力。发电厂; 通过智能终端温度检测可以让逆变器实时检测组串虚接引起的温升。 当端子温度异常时,逆变器将停机,避免故障蔓延; 此外,通过MPPT级直流绝缘诊断,还可以准确定位绝缘异常,故障定位精度提高6倍; 智能终端温度检测(SCTD-TECH)可实现板载设计,自动产生高可靠性的终端温度异常报警/停机,并准确检测交直流终端,确保不良事件的防护。 逆变器在恶劣环境下可靠运行。
凭借出色的技术实力和实践成果,华为智能断弦技术除了于2022年9月获得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外,还在2023年初获得了国际权威检测机构、DEKRA颁发的全球首张专利证书。组串关断合格声明 CB 证书和世界上第一个符合断路器规范的智能组串关断证书。
智能运维:多种智能技术协同,实现“0接触”运维效率提升50%
在智能运维方面,华为多项智能技术协同“0接触”运维,可帮助全球客户提升50%的运维效率。
据王鹏介绍,华为从2014年就开始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对逆变设备的响应能力,华为在这个实验室进行了风淋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全球共有6大户外测试,涵盖了高海拔、高温、低温、高湿等一系列恶劣环境下的长期测试。 在 -40 摄氏度的极低温度下通过内部测试至关重要。 严格的测试。
此外,华为今年还开发了智能除尘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业首创智能风机除尘,可消除停机和运维,每25年可节省150万元发电损失。 王鹏对比了方案的效果。 传统方案中,每年需要停机两次进行除尘。 这款智能风扇可以消除手动关闭并主动除尘。 在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典型案例:全球最大水光混合电站今年投运
科技需要产业融合。 没有工业技术,一切只是纸上谈兵。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清洁能源基地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不同的服务场景:这里有创吉尼斯纪录的“全球最大光伏板格局电站”——库布齐沙漠“马”电站; 湖北公安储能电站(100MW/)是中国广核集团科技示范项目,提供100MW智能组串储能解决方案。 最引人瞩目的是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四川雅砻江水电1GW光伏电站。
2023年6月,全球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国投雅龙江克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投运。 这也是全球“水光互补”项目规模首次提升至100万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科拉光伏电站一期全部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
据王鹏介绍,通过今年8月的现场勘察,他了解到该项目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建筑面积跨度过大。 据悉,科拉光伏电站一期工程受高寒高海拔气候条件、建设环境复杂等因素制约,有效建设工期不足6个月。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6平方公里,相当于80个鸟巢体育场的面积。 面对一系列“极限挑战”,华为在该项目中为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提供智能光伏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高效发电、安全可靠、智能运维、电网友好的优质体验。
2023年9月,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并正式揭牌。 联合创新中心针对光伏电站建设、运维、运营期间的痛点、难点进行关键技术研究。 同时,还将对水风光互补示范基地进行前沿技术孵化和应用创新。
王鹏认为,当前光伏行业的创新仍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上。 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努力提供更高效、更可靠、更实惠的光伏技术,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