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胶膜市场难言乐观,四季度业绩恐难理想!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9,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随着N型元件渗透率不断提高,只有多元化、高品质的薄膜企业才能满足客户需求,避免被淘汰。

01

第四季度电影市场难言乐观

进入四季度,光伏行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但由于国内外组件库存较高,传统旺季并不旺。 下游去库存成为主旋律。 即使辅助材料环节的光伏玻璃在第三季度表现出色,但在第四季度也将面临利润制约。 压力。

作为光伏的另一重要辅助材料,胶膜的寿命并不比光伏玻璃好。

据11月16日SMM光伏膜最新价格显示,EVA膜已跌至7.88元/平方米; EPE膜已跌至9.9元/平方米; 纯POE薄膜已跌至14.72元/平方米,较11月初有所下降。 下降2%-4%。

光伏薄膜行业今年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二季度开始日子就过得很艰难。

二季度硅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至今难以见底。 下游零部件观望情绪浓厚,胶膜采购不活跃。 4-7月胶膜价格持续下跌。 4月初,EVA胶膜价格为11元/平方米。 月初已跌至8.5元/平方米,降幅达23%。

因此,今年上半年,无论是福斯特、瑟物科技还是其他公司,业绩都惨不忍睹。

福斯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84亿元,同比下降16.31%; 赛物科技上半年业绩更差,营收同比下滑1.6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71.25%。

三季度光伏薄膜企业业绩迎来小高潮。

进入三季度后,EVA颗粒价格出现反弹,尤其是8-9月,EVA胶片价格随着EVA颗粒价格的上涨而上涨。

从成交量来看,随着7-8月份硅料价格逐渐触底,组件厂商三季度观望情绪逐渐缓解,排产量增加。

数据显示,前10名零部件厂商7-9月开工率分别达到77%、84%和80%。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季度塑料薄膜企业的出货量有所增加,加上价格的走高,因此第三季度塑料薄膜的表现得到了修复。

福斯特前三季度营收166.5亿元,同比增长23%;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6.7%。 其中,Q3营收60.34亿元,同比增长3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14.7%。

福斯特还表示,公司前三季度光伏薄膜出货量为15.9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7%; 其中Q3出货量为6.3亿平方米,环比增长24%,主要是硅价企稳后组件排产增加。 出货量大幅增长。

但利润略有承压,因为7月、8月、9月三个月中,7月薄膜产品价格较低,对利润造成压力。 8-9月利润恢复,恰逢8-9月电影产品涨价。

福斯特光伏薄膜市场占有率超过50%,是光伏薄膜领域的绝对领导者。 其表现基本可以反映光伏薄膜行业的整体情况。

与光伏玻璃类似,粘膜四季度业绩也承压。

光伏玻璃四季度也面临压力。 一方面,天然气成本不断上涨。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下游零部件价格战的激烈。 旺季不旺,重点去库存。 因此,Q4光伏玻璃业绩很难超越Q3。

光伏薄膜也有类似的逻辑。 光伏薄膜表现最差的是第二季度。 三季度业绩出现小峰,但四季度盈利压力依然较大。

价格方面,9月底EVA颗粒、EVA薄膜价格快速下跌。 EVA颗粒价格由16200元/吨下调至14780元/吨,降幅为8%。

因为组件价格已经接近1元/W,一旦EVA颗粒价格下降,组件企业自然会希望薄膜企业降价,因此薄膜也会跟着颗粒价格下降。 10月底,EVA颗粒价格再次下跌至12555元/吨,薄膜也将继续跟进。 落下。

但由于颗粒库存周期为1个月左右,11月薄膜降价与10月颗粒价格匹配,将导致11月利润压力较大。

此外,POE也在进行价格调整,因此通过POE薄膜的利润弥补EVA的损失仍然存在很大压力。

从成交量来看,四季度组件库存较高,年底至明年春节期间库存主要去库存。 粘膜大批量采购意愿较弱,出货量难以大幅增加。

因此,从整体来看,Q4光伏薄膜企业也将面临困难。

02

粘合膜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领先优势明显

与光伏玻璃相比,胶膜的商业模式相对较好。

因为光伏薄膜是一个轻资产、重运营的行业。 而且,跨境光伏膜市场新进入者不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主要以福斯特为主,约占市场50-60%,行业集中度较高。

胶膜主要分为三类:EVA胶膜、EPE胶膜、POE胶膜。 随着光伏电池技术的迭代,组件对封装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

今年,N型组件在市场的渗透率逐渐提升,尤其是N型组件。 随着N型组件数量的增加,对胶膜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目前,粘合膜市场呈现多种包装解决方案并存的局面。 情况。

例如,多种封装方案并存,少数组件公司正在使用双POE薄膜方案。 双POE是最可靠的解决方案,但成本较高。

还有双EPE膜解决方案,如晶澳科技、晶科能源; 还有EPE+EVA解决方案,如阿特斯、天合光能等; 还有POE+EVA的解决方案,比如晶科能源。 只是组件不同,不同的公司选择不同的薄膜。

但组件价格跌至1元/W左右后,由于价格太低,纯POE方案被减少,被EPE膜取代。

虽然POE稳定性最好,效果也很好,但POE颗粒供不应求,我国主要依赖进口。 因此,在产业链价格战的背景下,不得不暂时选择成本较低的EPE膜包装。

组件制造商不会同时使用两家薄膜公司进行封装。 因此,如果一家企业只能生产一种类型的薄膜,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就很难获得新的订单。 最终,必然会失去一些市场份额,被淘汰。 市场淘汰。

对于外来者来说,如果想要同时生产多种胶膜并达到质量标准,时间成本、技术成本和资金成本都比较高。 而且,在利润不确定的背景下,进入胶膜行业并不划算。 高,所以行业整体结构比较稳定。

龙头福斯特的市场占有率也持续提升,福斯特高利润的POE薄膜占比约40%,利润结构良好。

虽然光伏薄膜领先优势明显,但与其他环节类似,在国内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福斯特也频频寻找海外机会,试图扩大海外份额。

10月底,该公司还表示,决定投资“泰国年产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和“越南年产3000万平方米背板项目”用自筹资金。

随着越南、泰国在建项目达产,公司海外薄膜产能将增至6亿平方米,提升全球竞争力。

总结

总体而言,作为光伏辅助材料,无论是胶膜还是光伏玻璃,四季度的业绩压力其实都是受到组件库存高企的影响。 但胶膜的周期性特性和启停难度均弱于光伏玻璃,因此两者仍面临压力。 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光伏玻璃资产较重,薄膜资产较轻,进一步考验公司差异化的多品类竞争力。 目前光伏薄膜行业的格局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糟糕。 龙头企业福斯特集中度仍在提升,但短期业绩仍看好。 从长远来看,强者恒强的可能性很大。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