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电力系统的“三平衡”原则:树牢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3-11-15,由天天资讯负责审核发布,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联系客服!

广告3宽

从两个短语的含义来看,风光储氢通常是指风电光伏+新能源存储+氢能,其中新能源存储目前主要是锂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能源存储。 目前风能储氢和太阳能储氢有两种主流含义。 一是“氢”与“储”是并列关系,二是“储氢”被视为氢能储存。 因此,可以清楚地发现,无论风光储氢的意义是什么,氢都比风光储氢发挥着更突出的作用。 氢云链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国家新电力体系“三个平衡”原则

我国正在推进以清洁为主导、以电力为核心的新型电力体系。 新电力体系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 坚持保供电“3334”要点:牢牢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民生用电底线,不碰不拉。 限电红线的“三道防线”思维; 坚持“本地平衡、就近平衡为主、跨区域平衡互助”的“三个平衡”原则; 落实“需求响应第一、必要时保证最低用电、节约用电”的“三用电”要求; 突出“各级政府主管、电力企业是主力军、电网企业是排头兵、电力用户是主人”的“四个主体”定位。 其中,“局部平衡、就近平衡为主、跨区域平衡互助”的“三个平衡”原则,是国家新电力体系吸纳新能源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原则。

国家新电力体系的“三个平衡”原则对氢能产业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而氢储能技术是唯一具有物质和能量双重属性的储能技术,在氢能源三个维度上表现突出。能力、时间和空间。 优点是它是唯一能够达到太瓦级储能容量并且可以跨季节存储的储能方式。 因此,氢能产业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平衡”原则。 随着国内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合“三个平衡”原则,对于国内正在大规模发展风能、太阳能制氢的地区来说,基于氢能产业发展氢能产业确实更为顺理成章。 “风能和太阳能储氢”口径。

从政策到项目口径的转变

2022年之前,国家各级政府政策很少提及风、光、储氢,而2021年之前,提及风、光、储氢的政策也不多。 据氢云链政策库显示,国家层面第一个正式提出发展风、光、储氢的是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改委于2022年2月发布。随后,国家氢能中长期产业规划指出发展“风光互补发电+氢能储能”。 “风电、光伏发电+氢能储能”也出现在部分省市政府2022年氢能专项规划中。2022年,氢能产业在国家新电力体系中的地位初步确立在政策上制定层面,风能、太阳能、储氢发展政策也取得突破。 与去年主要集中制定“风光互补发电+氢能存储”政策不同,今年风能、太阳能发电和氢能存储发展的政策明显增多,而且不仅限于氢能特别计划。 这也表明氢能存储得到了政府的进一步认可。

相应地,国内新能源制氢项目的名称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2022年及之前的项目多为风光储氢示范项目。 随着制氢项目规模的大幅增加以及百兆瓦以上氢能储能示范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项目建设的风电、光伏电站将采用制氢作为主要消费方式,这也使得更多今年还有更多的人。 越来越多的绿色氢能项目以风能和太阳能储氢作为项目名称。 如今,绿色氨项目已于今年在中国启动。 值得指出的是,2023年4月6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联席会议上,在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和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雷蒙德见证下,签署了《国家能源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扩大合作协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该项目拟在江苏东台共同打造“风、光、储氢”绿色能源。 协同一体化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示范项目。 可见氢能源的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概括

从字面上看,从“风光储氢”到“风光储氢”的变化看似很小,但背后的意义却是重大的。 过去,我国主要侧重于风光储、风光储。 但随着氢能的战略价值得到广泛认可,早期的风储、太阳能储氢发展成为风储氢、再到现在的风储氢。 除了氢能地位的提升之外,这或许也意味着氢能产业(包括氢能存储)的发展将加速。 国家层面,也可能对未来中长期氢能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有初步规划。 。 随着氢能在国家新型电力体系中地位的确立,氢能作为唯一具有太瓦级储能能力、跨季节储能的储能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

广告3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演示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